【制藥網 市場分析】12月21日消息,東曜藥業-B異動拉升,截至收盤,該股漲幅達8.12%,報2.130港元,成交額1720萬港元。
消息面上,近期國產ADC海外授權交易火熱。百利天恒日前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SystImmune與百時美施貴寶(BMS)就BL-B01D1(EGFR×HER3雙抗ADC)項目達成許可與合作協議,SystImmune將獲得8億美元的首付款,以及可高達5億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達成開發、注冊和銷售里程碑后,還將獲得可高達71億美元的額外付款;潛在總交易額可高達84億美元。
12月15日,和鉑醫藥也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諾納生物與Seagen Inc.已就HBM9033的全球臨床開發及商業化訂立許可協議,諾納生物將獲得5300萬美元預付款和近期付款,以及可高達10.5億美元里程碑付款。
據太平洋證券研報稱,截至2023年12月,國產ADC出海交易已超過20起,交易金額已超過350億美元,中國的藥企再一次成為創新的主角。該行認為中國藥企非常擅長工程改造類的創新,ADC可以改造的空間遠大于其他類型的創新藥,屬于ADC的黃金時代剛剛開始。
數據顯示,全球ADC市場規模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將從2021年的55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638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1.3%。我國ADC藥物市場空間廣闊,2020年至2024年,這一市場將從42億元增長至12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1.61%。
從國內外布局情況來看,華金證券分析指出,目前全球共有244款ADC藥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中2款正申請上市,16款處于臨床期,其余多數處于臨床早期階段。中國共有122款ADC藥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中7款已批準上市,4款正申請上市,15款處于臨床三期階段。該行建議關注布局新一代ADC技術平臺、ADC在研進度/商業化靠前的創新藥企,以及ADC CDMO創新藥企,如東曜藥業等。
業內認為,在ADC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上游的“賣水人”有望獲得新機遇。除了華金證券以外,安信國際此前也在研報中指出,東曜藥業有望獲ADC CDMO行業紅利,建議保持關注。
資料顯示,東曜藥業聚焦ADC CDMO差異化競爭賽道,業務增勢強勁。2023年上半年東曜藥業CDMO收入4655萬,同比增長105%。目前公司在手CDMO項目達45個,其中ADC項目28個,占比達62%。上半年新增項目20個,其中ADC項目15個,包括3個pre-BLA(上市前臨床申報)項目訂單,實現快速鎖定潛在商業化訂單,加速推進現金流轉化,并成功達成多項ADC CDMO長期戰略合作。
目前,東曜藥業還在持續加大ADC領域布局,提高生產能力。2023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第二條大規模的ADC制劑商業化生產線建成并投入使用。另外,公司第二條、第三條ADC原液商業化生產線也于報告期內建成。據悉,東曜藥業抗體原液年設計產能達30萬升,ADC產能可達600kg/年。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