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 12月21日,將艾伏尼布片(商品名:拓舒沃)在大中華地區和新加坡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轉讓給施維雅公司;11月,分別將普拉替尼(商品名:普吉華)、PD-1單抗Nofazinlimab的部分權益進行對外授權或轉讓。兩個月內進行對外授權或轉讓的三款創新藥產品,基石藥業正在積極“瘦身”過冬。
據悉,作為普拉替尼轉讓事件的后續,12月上旬,基石藥業還裁撤了普拉替尼的全部銷售人員。業內人士表示,賣管線、裁員……“減負瘦身”或許能讓基石藥業更好地度過醫藥寒冬。另有人士表示,兩個月內進行對外授權或轉讓三款創新藥產品,再加上2022年11月其蘇州工廠的關停,種種跡象表明基石藥業在縮減管線、轉讓權益“過冬”的決心。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基石藥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定期存款為10.05億元。資料顯示,基石藥業成立于2015年12月,公司專注于研究開發及商業化創新腫瘤免疫治療及精準治療藥物。而身處醫藥寒冬,面臨高額的銷售開支、里程碑費用及銷售分成,對外授權或轉讓相關產品對于基石藥業來說或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基石藥業方面也強調,本次拓舒沃交易預計將為基石藥業實現潛在的未來現金流,亦旨在收回對該資產的歷史投資。
據悉,為了孵化普拉替尼、阿伐替尼片(商品名:泰吉華)和艾伏尼布片三款授權引進產品,基石藥業在2019-2022年這四年的時間里合計花費超過35億元。但在產品銷售收入方面,根據基石藥業2021年年報顯示,普吉華及泰吉華于上市后的前8個月內凈銷售額合計為1.63億元;2022年,普吉華、泰吉華和拓舒沃產生凈銷售額合計約3.64億元;2023上半年,普吉華、泰吉華和拓舒沃產生的凈銷售額合計約2.47億元。
不過有分析人士也指出,基石藥業雖然產品銷售業績并不突出,但手握4款上市創新藥的基石藥業虧損已逐漸收窄。根據其財報數據顯示,2019-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基石藥業實現總營收依次為0.84億元、10.39億元、2.44億元、4.81億元和2.62億元;虧損額依次為23.08億元、12.21億元、19.20億元、9.03億元和2.09億元。
據了解,自成立以來,基石藥業一直專注于創新藥的研發及商業化,并建立了豐富的產品管線。2023年,基石藥業多款創新藥上市,并有多款自研早期管線產品,推動公司可持續發展。對于未來發展,基石藥業表示,將不斷發展和擴大自身的優勢,將戰略及管理重心放在研發階段,推進更多差異化創新藥的研發上市,公司目前已有多款產品接近或達到新藥臨床試驗申請階段,未來也將推進更多創新藥物的研發上市。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