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核藥(即放射性藥物)是一類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臨床診斷或者治療的特殊藥物。近年來,受利好政策的支持,市場需求持續擴大等因素的影響,核藥產業發展迅猛。有數據預測,2022年全球核醫學市場規模為95.9億美金,預計到2032年這一市場將超過286.1億美金。我國核藥產業也正迎來快速發展。數據顯示,中國放射性顯像診斷和治療用藥物市場規模已經從2017年的22億元人民幣增至2021年的30億元人民幣,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60億元人民幣,2025年到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22.7%。
面向可觀的市場空間,海內外藥企都有在賽道上積極布局。當地時間周二(12月26日),百時美施貴寶(BMS)宣布,其將以每股62.50美元的價格收購生物技術公司RayzeBio,交易總價值約41億美元。
據了解,本次BMS溢價100%收購的背后,看中的是RayzeBio在核藥領域布局的管線。根據RayzeBio顯示,公司研發進展居前的是“RYZ101”,該產品旨在向腫瘤輸送合成放射性同位素錒-225,評估該藥物治療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GEP-NETs)的流程已進入Ⅲ期臨床試驗。據悉,這款產品與目前可用的放射性藥物治療相比更具優勢,Ⅲ期臨床試驗若成功,有望進一步引燃核藥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百時美施貴寶上周五剛宣布溢價超50%收購生物制藥公司Karuna Therapeutics,將后者潛在的“first-in-class”療法“KarXT”收入囊中。KarXT是一種口服的、在研的M1/M4首選毒蕈堿激動劑,用于治療精神和神經系統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癥和阿爾茨海默癥中的精神癥狀。一個月前,FDA已接受了KarXT的新藥上市申請(NDA),申請的處方藥用戶付費方案(PDUFA)日期為2024年9月26日。
而除了BMS押注核藥賽道以外,禮來、羅氏等跨國藥企也紛紛通過收購等方式加快進入核藥領域。
例如,10月3日,禮來宣布,以14億美元、溢價87%的價格收購Point Biopharma,將后者的主要臨床資產PNT2002(一種用于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PSMA靶向177Lu放射性藥物療法)收到旗下,從而加入核藥競爭賽道。業內預計,這款產品很可能將和諾華的Pluvicto正面競爭。
9月20日,羅氏旗下基因泰克與PeptiDream達成一項超10億美金合作協議,旨在發現和開發新型大環肽-放射性同位素(肽-RI)偶聯藥物,羅氏也通過此次合作宣布進入了核藥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諾華在2023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大會上重磅公布了Pluvicto的Ⅲ期研究PSMAfore的數據。數據結果顯示:雖然Pluvicto對雄激素受體抑制劑的改變顯示出巨大的腫瘤進展益處,但觀察到初步的總生存期(OS)呈負趨勢。因此,諾華決定推遲向FDA提交申請,等待對PSMAfore試驗進行更長時間的隨訪。
而受Pluvicto推遲向FDA提交申請的影響,12月18日,禮來也發布公告,再次將收購 Point的要約最后期限延長至12月22 日。此前,該收購案已經3次延期,分別是截至11月16日、12月1日和12月15日。據悉,PNT2002的臨床Ⅲ期研究到達主要終點,基本滿足了禮來的預期,但是卻不符合分析師的期待。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