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隨著2023年的落幕,醫藥行業企業相繼披露2023年度營業收入預計情況。1月2日,光正眼科發布公告,公司 2023 年度合并營業收入約為人民幣 11 億元,較去年同期提高約 43%。 此外,11 億營業收入中,上海片區約為 5 億人民幣。
公開資料顯示,光正眼科以鋼材起家,后轉型布局天然氣,并于2018年以6億元收購新視界眼科51%股權,兩年后又以7.41億元收購新視界眼科剩余49%股權,正式進軍眼科醫療服務領域。目前,公司業務范圍已涵蓋能源、鋼結構、醫療三個板塊。
其瞄準的眼科醫療服務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近年來,隨著國內居民青光眼、白內障、近視眼變等眼科疾病患病率不斷提升,并逐漸低齡化,我國眼科醫療服務行業發展步伐加快。同時,眼健康也是國民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衛健委印發的《“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簡稱《規劃》),為“十四五”期間我國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眼健康水平,制定了一條清晰的規劃路線,將有利于進一步推動眼科醫療服務行業的發展。
華廈眼科2023年12月曾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近年來,國內眼科醫療市場規模穩速增長。據公開統計數據,中國眼科醫療服務市場的行業規模從2015年507.1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125.7億元,2016-2020年年復合增長率達17.3%,保持穩定高速增長;預計2024年中國眼科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563.1億元,2020-2024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22.8%,中國眼科醫療市場持續擴容確定性高。目前我國眼科各項細分醫療服務的滲透率相比發達國家目前還處于較低水平,隨著互聯網的加速發展、電子產品的依賴程度加深、人口老齡化發展以及居民消費水平和消費意愿的提高等因素影響,眼科醫療服務需求將不斷提升,市場空間持續擴大。
另有報告數據指出,隨著眼部健康知識的推廣與普及,以及老齡化程度的加速,中國眼科需求不斷擴大,眼科醫療行業不斷地發展。2016年中國眼科醫療行業市場規模為838億元,預計到2025年增長至242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2.5%。
在此背景下,多家券商機構看好眼科賽道,認為長期來看,具有消費屬性的民營眼科將會是黃金賽道。
據了解,目前,國內眼科市場主要的企業包括愛爾眼科、普瑞眼科、光正眼科、華廈眼科、何氏眼科等,其中愛爾眼科過去幾乎壟斷市場,近年來,隨著民營企業發展快速,已形成民營醫院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
光正眼科也是眼科民營企業隊伍中的一員,2023年,其曾在互動平臺上表示,今年以來,公司眼科板塊持續向好,三季報眼科收入同比增長50%,凈利潤為正,且同比增長143%。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