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ADC全稱抗體藥物偶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由三部分組成:單克隆抗體、連接子、高效小分子細胞毒性藥物,其正在改變全球腫瘤治療的局面。據悉,近年來,國產ADC在中國乃至全球醫藥市場中著實大火了一把。
如2023年12月,跨國藥企百時美施貴寶為ADC(抗體藥物偶聯物)預計將支付本土藥企百利天恒84億美元,僅首付款就達8億美元。此交易一舉成為當年中國新藥對外許可(license-out)的高值。
不止是百利天恒,2023年全年ADC藥物相關交易的數量和金額上都創下新高。其中交易項目22起,總交易金額超過200億美元,占全年所有國產新藥對外許可總交易金額的六成以上。
業內表示,ADC能夠選擇性地將強效化療細胞毒素直接傳遞到腫瘤細胞中,對癌細胞實現準確打擊,從而被業界稱為腫瘤靶向治療領域的“魔力子彈”。因此ADC(抗體偶聯藥物)作為新賽道,正成為跨國巨頭布局重地。
而對于這一新賽道,有數據預測,2017年ADC全球市場規模為16億美元,2021年達到55億美元,2017-2021年復合年增長率為35.9%。預計2021年至2030年,ADC市場將持續以31.2%的復合年增長率快速增長,到2030年,這一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38億美元。
業內人士表示,ADC藥物值得在各階段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實體瘤中進行積極的研發探索。同時在競爭激烈的腫瘤藥市場中,ADC藥物也展現出蓬勃之勢。有數據顯示,已獲批ADC類藥物,2022年銷售總額就達77億美元左右,2023年預計會超過百億美元。且后來者漲勢更兇猛,如2019年底獲批的Enhertu,2023年全球銷售已接近2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00%。再如2020年,Adcetris(治療霍奇金淋巴瘤和系統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和Kadcyla(用于早期和轉移性HER2陽性乳腺癌治療) 在中國獲批上市,2020年兩款藥物合計銷售額為57萬美元。
ADC藥物領域正展現出蓬勃之勢,國內藥企也正在加緊布局。據悉,進入2024年,國產ADC開年也進展不斷。如2024年1月2日,宜聯生物宣布,已與跨國藥企羅氏達成全球合作和許可協議,雙方將合作開發靶向間質表皮轉化因子的下一代ADC候選產品YL211,用于治療實體瘤。2024年1月1日,恒瑞醫藥(600276.SH)公告稱,近日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認證函,公司以HER3為靶點的ADC藥物SHR-A2009獲得美國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FTD)等。
據了解,在中國市場方面,目前國內ADC藥物研發管線已經超過120個,研發企業已經超過70家。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剛剛迎來ADC藥物的研發熱潮,預計市場將在未來5年內快速成長。另有人士指出,中國有51%的臨床ADC藥品進入第二階段及以后的試驗,而全球這一數字僅為42%(包括中國)。同時,中國擁有龐大且進展良好的管線,這些資產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認可,全球ADC交易的增加就是明證。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