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CSO通過與廠家簽訂相應推廣協議,向其提供消費者教育、產品學術推廣、營銷策劃、商務接洽、產品分銷、流向跟蹤、供應鏈管理等服務。其本質與CXO相同,是為藥企降本增效。CSO是創新產業鏈不斷細化的必然產物。
近日有機構表示,現階段,基于對當前宏觀環境及醫改持續深化方向的判斷,CSO板塊是當前醫藥破局重要的新業態,其經營趨勢變化或將支撐業態內標的成長性及盈利能力超市場預期。
機構建議關注,已經證明了自身品牌營銷能力,擁有成熟的銷售渠道及可復制的營銷方法的專業CSO:百洋醫藥、康哲藥業等。
其中百洋醫藥是一家已經證明了品牌打造能力,逐漸聚焦品牌運營業務的CSO 公司(銷售服務外包公司)。公司主營業務是為醫藥產品生產企業提供商業化整體解決方案,涵蓋品牌運營、批發配送及零售三個板塊,其中品牌運營是公司的核心業務。
從業績上看,百洋醫藥業績穩健增長。其中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4.9億元,同比增長43.3%。近五年公司規模穩健擴張,2018-2022年收入CAGR為19.4%,2018-2022年扣非歸母凈利潤CAGR為19.9%。
有機構表示,展望未來,百洋醫藥在公司自身的品牌運營拓展周期疊加醫藥產業周期雙重影響下,凈利率存在較大向上彈性:①整體收入結構變化,品牌運營占比提升帶來毛利率與凈利率顯著提升;②品牌運營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產品蓄水池整體生命周期演進帶來的資源回報率有望快速提升。
從盈利能力上看,機構認為,康哲藥業凈利率高,凈利率水平近40%,且穩步提升。從康哲藥業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來看,2023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再創新高,實現營收46.1億元,同比增長3.6%;若全按藥品銷售收入計算,營收為55.4億元,同比增長7.1%;實現凈利潤19.2億元,同比增長6.7%。
據悉,康哲藥業從2018年開始,向創新藥企轉型,結合自身商業化優勢及醫藥創新的發散性特點,選擇了“聯合研發”模式,即合作伙伴負責臨床前研究與海外市場研究,公司負責臨床試驗研究、注冊上市及商業化。
康哲藥業依托商業化基因、多專科領域上的深耕以及深刻的市場認知,廣泛獲取一線臨床需求,引導產品識別與立項,使創新藥開發滿足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康哲藥業開放式商業化平臺,既可讓內部各業務板塊資源共享,提高經營效率,還能對外開放合作,擴大生態圈,以平臺化發展放大各專科業務的規模優勢。
據悉,2023年上半年,康哲藥業開放式創新孵化平臺能力成功兌現,三款創新藥在中國獲批上市,20多款創新產品臨床開發持續推進,未來預計每年都有創新產品在中國獲批上市。
分析人士指出,醫藥CSO成為越來越多醫藥生產企業在產品市場推廣與銷售時的重要選擇。CSO下游需求旺盛,行業規模高速擴張,有數據顯示,2023 年醫藥品牌運營行業的整體市場規模或將達到 1390.3 億元。而國內CSO需求主要來源于跨國藥企、國內 Biotech、國內傳統藥企三個方向。
另有機構認為,醫藥行業新的產業趨勢包括:①醫藥分離,處方外流,藥品渠道調整;②集中度提升,行為規范化驅動的產業分工再精細化;③Biotech逐漸進入收獲期,專業化商業推廣能力需求的高漲;④老齡化趨勢嚴峻,支付端壓力凸顯帶來的降本控費。而這些趨勢催生了Biotech/MNC/傳統藥企對CSO的需求,也促使專業CSO/流通公司/傳統藥企進一步盤活。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