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統計顯示,截至3月27日,已有25家上市公司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20家上市公司凈利潤預增,包括4家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分別是花園生物、佐力藥業、片仔癀、圣諾生物。
花園生物預計2024年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67.76%~96.69%,達到8700萬元~1.02億元;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銷售市場推廣服務費支出同比下降。
佐力藥業預計2024年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0.58%~50.84%,達到1.37億元~1.47億元。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本報告期內,公司基于烏靈膠囊、百令片、靈澤片三個核心產品是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產品的優勢,持續加強市場拓展,均取得了增長,其中烏靈膠囊、靈澤片的銷售延續了較好的市場增長;中藥配方顆粒隨著備案品種增加,同比銷售增長顯著。
片仔癀預計2024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不低于25%。業績變動的原因是產品銷售勢頭向好,市場呈現旺銷態勢,公司預計將順利實現“開門紅”。
圣諾生物也預計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增加20%以上,達到1705.77萬元。報告期內,公司全力拓展產品市場,緊抓市場機遇,加大產品銷售力度,使得銷售收入提升,帶動了公司凈利潤的增長。其中,部分
原料藥國外訂單量較同期增長,同時由于生產工藝的優化,生產成本較前期大幅降低,使得該產品銷售收入和利潤有較大增長。此外,公司制劑產品隨著第七批國家組織集中帶量采購的深入和第八批國家組織集中帶量采購的執行,銷售規模進一步擴大,產品銷售收入同比有較大增長。
對于醫藥板塊,華鑫證券研報指出,醫藥行業從2023年開始已經是在減量市場中尋找結構增量。展望2024年,防疫物資干擾下降,原料藥價格處于相對底部,醫療反腐出清,醫藥產業整體增長會好于2023年。長期來看,在醫保控費,集采擴面,內部競爭的背景下,有限的醫療支出只能偏向于新技術、新應用上,結構性增量將是長期趨勢。醫藥行業細分領域和細分市場眾多,增長驅動因素相對獨立,把握結構性機遇更為重要。
中泰證券研報指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相關行業標準、注冊審核體系的逐漸完善,AI在醫藥領域的實踐應用正逐漸從場景探索走向商業化轉化,GPT等革命性技術的出現有望進一步加速AI+醫藥/醫療的成果落地,預計未來有望先在藥物設計研發、輔助病理診斷等領域實現突破,建議重點關注藥物研發、體外診斷等相關細分賽道。
此外,就即將開啟的二季度而言,近日有券商表示,對于二季度投資而言,可以關注包括醫藥等在內的方向。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