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據悉,國家醫保局已經開展了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有一千六百多個產品中選,其中仿制藥占96%。藥品集采讓原研藥與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同臺競爭,使藥品市場回歸效率和質量的比拼。相關人士表示,藥品集采后,醫藥行業不僅沒有放慢創新腳步,反而更加明確發展戰略和趨勢定位,加速向創新轉型。
據相關人士介紹,集采實施幾年以來,醫藥產業研發創新動力強勁,醫藥工業全行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約23%。此外,2023年,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創新藥40個品種。這些都說明集采后醫藥行業不僅沒有放慢創新腳步,反而更加明確了發展戰略和定位,加速向創新轉型。
集采后,中選產品無需營銷,無需再開發醫院,無需所謂的“費用”即可直接“帶量”進入醫院,從機制上跳過了行業當中所謂的“客情維護”“市場開發”等,一定程度上不再需要銷售代理,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
據了解,近年來,很多藥企都積極加大創新藥研發投入。如已披露2023年年報的116家A股醫藥上市公司2023年累計支出研發費用突破500億元。其中,85家醫藥公司的研發費用同比正增長,占比超過70%,醫藥行業整體研發投入呈明顯增長趨勢。
從研發費用增幅方面看,國藥一致、上海誼眾、盟科藥業-U、太極集團2023年研發費用同比均漲超100%。
其中,根據國藥一致2023年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95.81%,系當期新增研發項目在研究開發階段費用化支出。據悉,2023年,國藥一致成立了物流研發中心。全年共計完成6個研發項目立項,涵蓋冷鏈、運營指標、視覺識別等方面。而2023年4月,國藥一致還與億騰醫藥聯合宣布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億騰醫藥將旗下兩款創新藥“唯思沛 ”和“穩可達 ”的經銷權和進口權授予國藥一致下屬國控廣州。相關人士表示,此次戰略合作是國藥一致和億騰醫藥在創新藥品領域的強強聯合,雙方將攜手共進,推動業務合作的高質量發展。
2023年上海誼眾研發投入同比增加183.26%至2245.08萬元,系隨著紫杉醇膠束擴大適應癥Ⅲ期臨床試驗的獲批并開展及相關管線產品臨床前研究的開展,相應的臨床檢測費、材料費用和人工薪酬等費用增加。據悉,針對乳腺癌的擴大適應癥臨床試驗已于2022年下半年獲批,截至目前,該臨床試驗已逐步在各研究中心正式啟動。針對胰腺癌和食管鱗癌的Ⅱ期探索性臨床研究已基本完成,并計劃于2024年向國家藥監局提交Ⅲ期臨床研究申請。
2023年盟科藥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29.31%,達3.45億元。根據公司2023年年報顯示,康替唑胺臨床潛力持續兌現,公司加速推進循證醫學研究。2023年康替唑胺片實現營收9077.64萬元,同比增長88.31%。除核心上市產品康替唑胺片外,公司還布局MRX-4、MRX-5、MRX-8多個在研產品的臨床試驗在國內、國際推進中,多個研發管線處于關鍵臨床階段。此外,公司將繼續推進多肽藥物偶聯物和抗體藥物偶聯物的早期研發。
2023年太極集團也加大研發投入,年內研發費用約為2.34億元,同比增長113.52%。據悉,2023年太極集團開展重點研發項目31項,開展大健康產品研發7項,新增立項20余項;新生物藥項目、創新藥、經典名方、麻精藥、
原料藥等重點在研藥項目取得重大進展,獲得一致性評價批件9件。
此外,2023年,百濟神州研發費用增加8.4%至18億美元,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約為72%。而康希諾、君實生物-U、榮昌生物、百奧泰、諾誠健華-U等創新藥企業的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超過100%,研發費用大于全年營業收入。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