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年來隨著我國藥企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藥企綜合實力也不斷增強。根據梳理,2023年制劑業務營業收入超過200億元的企業包括復星醫藥、上海醫藥、中國生物制藥、石藥集團、華潤三九等。
其中,根據復星醫藥發布的財報顯示,復星醫藥在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 414億元,不含新冠相關產品,報告期內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12.43%。據相關數據統計,復星醫藥2023年制劑業務收入約289.51億元,主要來自抗腫瘤、抗感染、消化及代謝、心腦血管和神經系統等五個領域。
此外,根據財報顯示,2023 年,復星醫藥的制藥業務銷售額過億的制劑或系列共50個,較2022年凈增加3個,其中超過10億元的制劑有4款,分別是漢曲優、漢利康、漢斯狀和肝素系列制劑。5億元至10億元的制劑有4款、3億元至5億元的制劑有8款、1億元至3億元的制劑有34款。
如漢斯狀于2023年內實現收入超11億元,同比增長230.20%;漢曲優收入超27億元,同比增長58.19%;蘇可欣收入超9億元,同比增長19.67%。
近年來,上海醫藥積極布局高端制劑,發展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端制劑是上海醫藥在仿制藥領域的重要策略。數據顯示,2023年上海醫藥實現營業收入2602.9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68億元。其中2023年上海醫藥制劑業務收入為262.57億元。
據悉,上海醫藥心血管系統疾病用藥對其業績貢獻大,超過47億元;消化及代謝系統疾病用藥和抗感染用藥,在20億元以上;抗腫瘤及神經系統用藥,在15億元以上。
上海醫藥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26.02億元,占工業銷售收入的9.91%。報告期內,上海醫藥新藥在研管線已有68項,其中創新藥55項,改良型新藥13項。目前,已有3款1類新藥提交pre-NDA或上市申請,4項處于關鍵性研究或臨床III期階段。其中,I001片是新一代口服非肽類小分子腎素抑制劑,其目前已有3個適應癥處于臨床試驗中后階段。
根據中國生物制藥發布的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收入及核心凈利潤穩定增長,全年營收262億元,同比增長0.7%,經調整后歸母凈利潤25.9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2023年公司制劑業務營業收入達到262億元。
根據中國生物制藥年報顯示,2023年中國生物制藥在腫瘤、肝病、外科/鎮痛、呼吸四大治療領域收入分別為88億、38.2億、37.5億、29.7億,共計新上市產品21個,進一步夯實了四大治療領域的地位。如在腫瘤領域,中國生物制藥建立了以安羅替尼為核心,PD-1、PD-L1為輔助的重磅產品矩陣。
根據梳理,石藥集團2023年制劑業務營業收入達到256.37億元,集團收入為人民幣314.50億元。據悉,石藥集團于年內繼續加大研發的投入,同時研發效率持續提升。創新藥物的研發和臨床開發都按計劃推進,目前有逾60個重點候選產品已處于臨床階段,當中有多個為具有市場價值的重磅產品。新產品的獲批和持續上量為本集團銷售收入的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使集團在各個治療領域的產品布局更加均衡。
華潤三九2023年制劑業務營業收入210.15元。據悉,華潤三九產品覆蓋心腦血管、抗腫瘤、消化系統、骨科、兒科、抗感染等治療領域,擁有血塞通三七系列產品、參附注射液、示蹤用鹽酸米托蒽醌注射液、華蟾素片劑及注射劑、益血生膠囊、瘀血痹、注射用頭孢比羅酯鈉等藥品。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