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近日,百時美施貴寶(BMY)發布Q1財報,2024財年第一財季收入118.65億美元,比增長4.66%;凈虧損119.08億美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22.67億美元。在財報中,百時美施貴寶還宣布,預計將很快有關于Sotyktu將由一家代表約3000萬人的大型藥品福利管理公司負責的消息。同時,其計劃在明年裁減2200個工作崗位,以實現到2025年底減少15億美元成本的目標。
2024年以來,百時美施貴寶正持續進行相關精簡產品管線工作。今年4月,BMS剛關閉了其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紅木城的癌癥免疫學和細胞治療主題研究中心。據悉,BMS目前大約有12個項目已經停止或指定委外開發。
除了百時美施貴寶,還有多家跨國藥企宣布裁員、剔除管線等動作。例如,5月9日,武田制藥在2023財年業績報告中提到,為了緩解經營壓力,武田計劃簡化其員工組織方式,拿出約9億美元進行重組,并精簡其藥物管線,明確放棄TAK573、TAK981以及CAR-NK療法TAK007的血液腫瘤適應。同時披露,即將關閉圣迭戈研究中心,可能涉及340名員工。
4月9日,諾華稱計劃在未來2~3年內重組其全球研發團隊,將團隊成員縮減1%~2%。該舉措將在瑞士總部削減約440個開發職位,并在美國削減多達240個職位。據了解,這是繼2022年諾華提出全球架構大調整以提高效率和精簡結構后的又一大動作。除了裁員降本,諾華還對研發管線進行調整,削減了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項目,更加集中資源于血液學、實體腫瘤、免疫學、神經科學和心血管等核心領域。目前諾華管線中的藥品已經從152個減少至136個。
賽諾菲公布的Play to win戰略調整方案稱,其在增加產品線投資的同時,將啟動了新的成本削減計劃,為了支撐其產品線的長期發展,賽諾菲將不再以2025 年32% BOI利潤率為目標,同時維持注重長期盈利能力,目標從2024年到2025年底節省高達20億歐元,并將節省資金重新分配給能夠提升增長動力的產品研發管線。此外,賽諾菲還將拆分消費者醫療保健部門,以增加對創新藥和疫苗研發的關注。
5月9日,輝瑞發言人稱,將對其去年12月以430億美元收購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制造商Seagen進行新一輪的裁員和組織架構調整。
再比如,吉利德在公布一季度財報的同時,更新了管線進展,其中關于CD47單抗Magrolimab的6項實體瘤臨床被全部剔除。據了解,2020年3月份,吉利德科學花費49億美元重金收購了專門研究針對CD47靶點免疫療法的ForthSeven,Magrolimab正是FortySeven的主要項目。
據Fierce Biotech發布的2024年生物制藥企業裁員情況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2024年共有77家生物技術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了裁員。值得一提的是,在裁員浪潮中,不僅普通員工,中高層管理人員及核心研發人員也是裁員的對象。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