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AI技術通過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手段,已經在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試驗等全流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業內表示,隨著AI技術蓬勃發展,AI+制藥有望成為下一個黃金賽道。
據了解,近年來,AI制藥行業得到國家層面的大力政策支持,如《“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和《“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等,旨在推動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新藥研發中的應用。
從發展前景看,AI醫療已步入快速發展新階段,在AI藥物研發、疾病診斷及篩查、AI醫療影像、AI手術
機器人、CDSS與病種質控、醫學數據智能平臺等細分應用場景全面滲透,且能夠多維觸達醫藥行業的藥品研發、藥品生產制造及醫院端診療等全產業鏈。有數據預測,其市場規模在2025年有望達385億元,2020-2025年CAGR達46%。
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以及巨大市場前景下,一眾藥企積極運用AI技術推動創新藥的研發。如百誠醫藥近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目前在創新藥研發AIDD和CADD方面有運用AI技術。
恒瑞醫藥相關人士也表示,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改變藥物研發的模式和效率,為創新藥物的發現和開發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公司密切關注行業市場動態,積極利用新技術賦能醫藥研發,目前已通過自主研發與對外合作結合的方式建立了AI-分子設計平臺,以提高研發效率。
業內還指出,CRO藥物研發外包公司的AI技術應用正逐步深化,涵蓋藥物發現的各個環節,從靶點識別、化合物篩選、結構預測到藥物設計等。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和CRO公司專業能力的增強,預計未來藥物研發領域將迎來更多創新突破。
如藥明康德曾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一直持續關注和發展與AI技術在新藥研發領域的相關技術研發和運用。此外,據公開信息顯示,藥明康德此前和Schrdinger合資成立了Faxian Therapeutics,將藥明康德的先導化合物優化服務與Schrdinger的藥物設計軟件平臺相結合以加速新藥發現。
AI制藥,即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手段輔助藥物的發現、研發、管理等各個環節。有業內人士表示,利用AI技術可以縮短新藥研發周期、節省成本、提升藥物研發效率和成功率,行業應用前景廣闊。據悉,當前AI制藥賽道融資也相對活躍。有數據顯示,近三年(2021—2023Q3)全球AI制藥融資總額約為134.66億美元,成為生物醫藥受青睞的領域之一。
展望未來,制藥公司有望借助AI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速度和準確性探索潛在新藥,并大大加快臨床試驗的進展。有機構預測,到2026年全球AI制藥市場規模將達到29.94億美元。另有機構稱,人工智能是制藥業“百年難得的歷史性機會”,估計生成式AI每年可為制藥和醫療行業帶來600億至110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