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隨著市場環境變化,終止預期不夠好的管線,及時止損,投入更多精力在核心管線或者市場前景更大的管線,這對于很多藥企來說或許是一個明智之舉。根據梳理,近期又有多家藥企透露終止相關研發管線。
如BMS在2024Q2財報中透露,決定終止開發已進入III期階段的CD3/BCMA雙抗Alnuctamab。據了解,終止alnuctamab開發使得BMS退出了競爭激烈的BCMA雙抗領域。
據悉,該領域目前已有兩只“攔路虎”,即強生公司的Tecvayli和輝瑞公司的Elrexfio。其中Tecvayli(Teclistamab)于2022年10月25日,獲FDA批準上市,用于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成人患者。Elrexfio(Elranatamab):則于2023年8月14日,獲得FDA批準上市,用于治療RRMM的成年患者。除了已上市的兩款BCMA/CD3雙抗,再生元的Linvoseltamab也提交了上市申請。
BMS相關人士表示,終止開發Alnuctamab旨在將其產品線集中在“適合開發”的資產上,并優先投資那些能夠為“患者和股東帶來回報”的機會,Alnuctamab 不再符合這些標準。 另有人士也表示, 前有狼后有虎的情況下,BMS終止alnuctamab可謂是無奈但又明治的選擇,其可以專注于多發性骨髓瘤的其他管線。據預計BMS在停止Alnuctamab項目之后,將加速推進其GPRC5D靶向的CAR-T療法和BCMA/GPRC5D雙重靶向CAR-T療法的研發進程。根據目前的研發進度,這兩種創新的細胞治療藥物在同類藥物中顯示出較為顯著的優勢。
除了BMS,近日,安進擱置了一款靶向CLDN6/CD3雙特異性T細胞接合器AMG 794,并終止了其1期治療CLDN6陽性癌癥患者的臨床研究。至于安進為什么擱置這款候選產品,目前尚未有具體原因,安進給出的說明是基于AMG 794開發的商業決定,AMG 794的安全性保持不變。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有不少國外藥企砍掉管線。如吉利德一季度砍掉了十個研發項目,其中備受關注的當屬其斥資49億美元收購Forty Seven得來的CD47抗體Magrolimab,所有6項臨床試驗全部移出研發管線,CD47被徹底放棄。
再如羅氏在2024Q1財報中公開表示將砍掉6條管線,且主要以腫瘤為主,包括ATR抑制劑Camonsertib、RAF激酶抑制劑Belvarafenib以及用于結直腸癌的雙特異性抗體RG6286等。
對于藥企“砍管線”的動機,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是源于自身危機,比如專利懸崖、核心治療藥物品種競爭加劇、核心業務下滑等等,因此為了保住自身未來增長曲線和股價表現,需聚焦和鞏固自身核心治療領域的優勢;二是在研發回報率下跌的大前提下,藥企渴望追求更大的確定性和研發成功率。
根據梳理,在國內市場,也有不少藥企坎管線。如上海醫藥今年連續終止了7個新藥研發項目,涉及研發金額達4.37億元。再鼎醫藥,其從2023年第4季度開始已經連砍了3條管線。除此之外,舒泰神、百濟神州、華東醫藥、東曜藥業、亞虹醫藥、普洛藥業、天壇生物、沃森生物等不少國內藥企均在今年有砍管線的信息披露。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