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近年來,隨著政策的持續支持和市場環境的不斷改善,國內創新藥企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藥企“出海”戰略也頻傳捷報,海外商業化進程明顯加速。
當前,創新藥“出海”的方式主要為兩種,其一是License out(對外授權),其二是自主“出海”。而License-out 依舊是中國創新藥企業出海的重要途徑。
數據顯示,2024 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藥 License-out 數據表現優異,有32 個項目成功簽訂,涉及交易金額超 200 億美元,這與2023 年上半年的174 億美元相比,有所提升。
如6月14日亞盛醫藥宣布與武田(Takeda)就第三代BCR-ABL抑制劑奧雷巴替尼簽署全球許可獨家選擇權協議。亞盛醫藥在協議簽署后將收到1億美元的選擇權付款,并有資格獲得最高約12億美元的選擇權行使費及額外的潛在里程碑付款等。此外,武田還將購買亞盛醫藥的少數股權。
6月13日,明濟生物和艾伯維(AbbVie)共同宣布一項開發FG-M701的許可協議。明濟生物將獲得1.5億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并有資格獲得后續高達15.6億美元的臨床開發、監管注冊及商業化里程碑付款等。資料顯示,FG-M701是一種用于治療炎癥性腸病的下一代TL1A抗體,目前正處于臨床前開發階段。
5月16日,恒瑞醫藥宣布將其自主研發的GLP-1類創新藥HRS-7535、HRS9531、HRS-4729在除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范圍內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有償許可給Hercules公司。恒瑞醫藥將獲得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款總計1.1億美元,臨床開發及監管里程碑款累計不超過2億美元,銷售里程碑款累計不超過57.25億美元等。此外,作為對外許可交易對價一部分,恒瑞醫藥將取得Hercules公司19.9%的股權。
業內表示,“出海”意味著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這是藥企提升營收的重要方式。從2024 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藥企業 License-out 交易涉及的領域來看,包括小分子藥物、抗體偶聯藥物(ADC)、抗體類藥物、核酸類藥物、多肽類藥物、疫苗等,其中小分子藥物居多。
從授權合作的金額來看,有多項合作的總金額超過了10億美元,除了以上的亞盛醫藥、明濟生物、恒瑞醫藥外幾家企業外,舶望制藥授予諾華公司開發和商業化一項針對心血管疾病的1期項目(BW-05)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權益獨家許可,舶望制藥將從諾華獲得1.85億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資格獲得潛在的期權和里程碑付款以及商業銷售的分級版稅,兩項交易潛在總額高達41.65億美元。安銳生物與Avenzo Therapeutics公司就CDK2選擇性抑制劑ARTS-021合作中,安銳生物將獲得4000萬美元的首付款、額外研發里程碑和商業化里程碑的付款等,兩個項目的潛在付款總額將會超過10億美元。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