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9月9日,《安徽省2024年度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文件(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發布。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見稿》頭次將OTC藥品納入集采目錄,涉及部分藥企的OTC核心品種,如感冒靈、感冒清熱、少兒肺熱咳喘、強力枇杷露等OTC藥物。
據悉,此次納入安徽集采名單的OTC藥品中,5個非獨家OTC品種加起來有超過300個生產批件,感冒清熱顆粒多達155條批文,涉及白云山、修正、億帆制藥、特一藥業、濟民制藥、北京同仁堂、神威藥業、康恩貝、以嶺、太極、葵花藥業等。而強力枇杷露,有121條批文。感冒靈膠囊、感冒靈顆粒、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分別有24個、30個、4個批文。
OTC藥品曾被認為是集采的“安全區”。因此,隨著集采不斷深入,不少藥企通過將處方藥轉OTC藥的方式,調整側重的銷售渠道,以期獲得更大的銷售。如根據廣東省醫藥零售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已有23款處方藥轉為非處方藥,其中中成藥占比超八成。近3年累計“處轉非”的品種已高達近百個。
但是,本次《征求意見稿》將OTC藥品納入集采目錄,這或將使得相關藥企面臨更大的價格壓力和市場競爭。
以華潤三九為例,據悉,該公司有12個OTC(含雙跨)中成藥品牌銷售額超過1億元,合攬超49億元。三九胃泰顆粒和養胃舒顆粒2個獨家產品在2023年銷售額分別為2.83億元、1.41億元。此外,感冒靈等感冒藥一直是華潤三九OTC業務的尖子生,2023年華潤三九感冒靈在全國零售渠道實現了1.2%的正增長,市場規模高達31.37億元,2024上半年銷售額達16.89億元。但是業內指出,此次集采或許將會對華潤三九OTC藥品的定價自主性帶來挑戰,今后能否保證其龐大的銷售額仍有待觀察。
不過,9月10日,華潤三九回應稱: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股價變化更多應該是二級市場行為,會及時關注股價波動情況。感冒靈為非醫保品種,目前其他省份均未納入集采。感冒靈聚焦院外市場,具有較強的品牌力,未主動在院內市場銷售。公司正在與當地管理部門溝通相關情況。
此外,針對此次《征求意見稿》,多家藥企也給與回應。如葵花藥業表示,這個政策應該剛出來,后續具體公司是否參加視情況而定。目前看,影響應該不會特別大。因為從渠道端來看,公司大塊業務來自OTC,醫院端銷量本身就不是很大,再加上目前只是安徽地方的(政策),整體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該人士還表示,中成藥集采多少會(有影響),不過集采是針對院內端,公司大塊(業務)在院外。
另有人士表示,這次集采發布太突然,更沒想到會有這么多OTC品種。但總體上安徽省本次集采的量不大,對單個公司業績影響有限。至于是否可以以價換量,就獨家品種來說,不會有太大變化。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如今,中成藥集采范圍不斷擴大,OTC也納入了集采范圍,留給藥企的騰挪空間越來越小。還有人士指出,今年國家醫保局還發布了“四同”、“線上比價”等新規則,掛網價、集采價的意義就不僅限于醫院內部,如果OTC藥品與掛網藥品或集采藥品存在通用名、廠牌、劑型、規格均相同的情況,那么在價格聯動機制下,OTC藥品的定價也可能會受到影響。同時,本次集采將大批OTC藥品納入,無疑將為院內價格和院外價格大PK拉開序幕,若同類藥品大量參與集采報量,市場競爭也會導致相關企業不得不被動降價。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