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創新是醫藥健康行業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近年來,我國在創新藥研發領域,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為生物醫藥企業的研發活動提供了有力保障。如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從支付端、融資端、審評端、考核端等多個維度全鏈條助推創新藥的商業化及研發。此外,國家建立健全審評審批盡職免責機制,加快前沿創新品種注冊上市,北京和上海被批準開展優化創新藥臨床試驗審評審批試點,實現30個工作日內完成創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審評審批,大幅縮短藥物臨床試驗啟動用時……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國內藥企也不斷加強創新藥研發,并日漸實現突破。據悉,不少生物醫藥企業在2024年半年報中披露了創新藥研發重要進展。
其中,恒瑞醫藥今年上半年共有3項創新成果獲批上市,包括創新藥富馬酸泰吉利定獲批上市;氟唑帕利第3個適應癥獲批上市,用于晚期卵巢癌一線含鉑化療后維持治療;脯氨酸恒格列凈的第2個適應癥獲批上市,進一步拓展在2型糖尿病領域的應用。在上市申報方面,報告期內夫那奇珠單抗用于強直性脊柱炎及氟唑帕利單藥或聯合阿帕替尼用于乳腺癌兩項上市申請獲NMPA受理。
復星醫藥則表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進一步聚焦創新藥和高值器械,自主研發及許可引進的4個創新藥/生物類似藥共9項適應癥于境內外獲批,其創新藥業務在實體瘤、血液瘤、免疫炎癥等核心治療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在血液瘤、乳腺癌、肺癌等腫瘤領域有多項創新成果兌現。
與此同時,不少藥企在半年報中還披露創新藥實現放量銷售。如百濟神州的創新藥百悅澤上半年全球銷售額總計80.18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在美國、歐洲、中國的銷售額分別為59.03億元、10.57億元、8.73億元,同比均實現了顯著增長。此外,康方生物、羅欣藥業、基石藥業等公司的創新藥物也實現了快速放量,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而上述的恒瑞醫藥的創新藥收入也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今年上半年其創新藥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3%,為66.12億元。
除了百濟神州的百悅澤海外市場表現強勁外,不少藥企也在海外市場取得不錯的成績,如傳奇生物的西達基奧侖賽2024上半年銷售額3.43億美元(人民幣24億元),同比增長82%,強生預計該藥銷售峰值將超過10億美元。和黃醫藥的呋喹替尼(愛優特,FRUZAQLA)也在美國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成績,該藥今年上半年美國市場銷售額達到1.305億美元。加上呋喹替尼在中國市場銷售的6100萬美元,上半年銷售額合計13.6億元,同比增長了240%。
此外,在創新藥的推動下,百利天恒、神州細胞、亞盛醫藥等今年上半年也實現了扭虧為盈或業績大幅增長。業內表示,從半年報情況來看,在國家政策鼓勵創新藥發展背景下,制藥板塊堅持以研發驅動公司轉型升級,創新藥公司快速商業化、虧損收窄。
根據數據統計,2018-2024年已有一百多個國產1類創新藥獲得獲批上市。短短幾年間,這些創新藥在市場中大放異彩,多個品種半年銷售額突破十億,甚至有的逼近百億大關。從企業已公布銷售數據的品種來看,2024年上半年30個創新藥半年銷售額合計224億,較2023年同期的130億增長了73%。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