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孤兒藥資格認定(Orphan-drug Designation)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為鼓勵開發罕見病治療藥物而設立的,可為新藥開發提供一系列的激勵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臨床試驗費用的稅收抵免;FDA對臨床研究各階段的特別指導;免除新藥注冊申請費用;上市后享有7年的市場獨占權。近日,又新增一款國產創新藥上海醫藥 SRD4610 獲得美國 FDA 孤兒藥資格認定。
上海醫藥近日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上藥睿爾藥品有限公司(“上藥睿爾”)自主研發的SRD4610用于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適應癥獲得FDA孤兒藥資格認定。
肌萎縮側索硬化,簡稱ALS,又名漸凍癥,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神經性疾病,主要對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以及其支配的軀干、四肢和頭面部肌肉造成損傷。這種疾病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既可能和遺傳因素有關,也可能和生活方式、毒物接觸、過度的體力勞動、低體質指數、頭部外傷史、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功能異常等多種因素有關。發病高峰期通常發生在45歲以上,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肌萎縮側索硬化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進行性的骨骼肌無力、肌萎縮、肌束顫動和延髓麻痹,會伴隨病程發展而逐漸惡化,甚至會影響呼吸肌,導致呼吸困難。患者還可能出現自覺麻木感、肢體癱瘓、體重下降、心律失常等癥狀,同時患者很可能會面臨抑郁、焦慮等情緒問題。
公告顯示,SRD4610 是一種復方中藥創新藥,目前該項目已在國內完成針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Ⅱ期臨床試驗。該項目由上海醫藥自主研發,公司擁有完全知識產權。截至本公告日,該項目在全球已累計投入研發費用約人民幣 6,542 萬元。
根據梳理,今年以來,還有多個國產創新藥獲得FDA孤兒藥資格認定。同在ALS領域,11月19日中美瑞康宣布其自主研發的FUS基因靶向小干擾RNA(siRNA)療法RAG-21,成功獲得FDA授予的孤兒藥資格認定,用于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
此外,11月1日維立志博宣布,自主研發、擁有全球知識產權的1類新藥LBL-034獲FDA授予孤兒藥資格認定,用于治療多發性骨髓瘤(MM)。9月九天生物宣布,其自主研發的腺相關病毒(AAV)基因治療藥物SKG1108,一款用于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RP)的突破性基因療法,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孤兒藥資格認定(ODD)。5月邁威生物宣布,其自主研發的靶向Nectin-4 ADC創新藥(研發代號:9MW2821)獲FDA授予孤兒藥資格認定,用于治療食管癌。3月華昊中天宣布,其核心產品優替德隆注射液獲得美國FDA授予的孤兒藥資格,用于治療乳腺癌腦轉移。1月博安生物公告,自主研發的兩款靶向Claudin18.2的在研藥物BA1105和BA1301分別獲得FDA授予的用于治療胃癌(胃食管連接部癌)的孤兒藥資格認定。
所謂“孤兒藥”,是指針對罕見病開發的藥物,一種藥物可能只有很小一群人能用到。由于罕見病總體發病率低,所以藥物需求量小,也就無法量產化。平均每年一億美元的新藥研發成本,導致其費用很高且市場上很難尋覓。然而,社會對“孤兒藥”的總需求實際上并不少。目前全球有5000-6000種罕見病,約占人類全部疾病的10%,其中,僅有不到1%的罕見病存在有效治療方法。此外,多數罕見病是慢性嚴重性疾病。
但是有人士指出,大部分獲得“孤兒藥”資格認定的藥物還處于早期研發階段,需要繼續完成臨床前開發,I期、Ⅱ期和Ⅲ期臨床試驗,以驗證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劑量。因此從獲得FDA“孤兒藥”資格認定到藥物上市通常需要7-10年,而具體取決于臨床試驗進展和監管審批流程。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