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1月5日,普利制藥發布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作出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將自1月7日起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風險警示。后續將根據最終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依規實施退市。
根據《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普利制藥系因財務信息披露不準確問題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普利制藥通過虛構成品藥和
原料藥銷售業務、開展貿易業務按總額法核算的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導致2021年、2022年年度報告分別虛增收入約5.15億元、5.16億元,占當年披露營業收入的34.11%、28.56%;分別虛增利潤總額3.08億元、3.87億元,占當年披露利潤總額的65.88%、88.27%。
公司2021年、2022年年度報告存在披露不準確問題,同時,2021、2022年披露不準確的營業收入金額合計達10.3億元,且占該2年披露的年度營業收入合計金額的31.08%;披露不準確的利潤總額金額合計達6.95億元,且占該2年披露的年度利潤總額合計金額的76.72%。
根據規定,普利制藥股票將于1月6日停牌一天,并自1月7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可轉債將于1月6日停牌和暫停轉股一天。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期間,普利制藥需每5個交易日披露1次相關事項進展并就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進行特別風險提示。
據了解,自2024年7月以來,普利制藥已經累計提示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風險已多達30多次,原因包括財務信息披露不準確問題以及未按期披露定期報告等。
根據2024年4月我國發布的資本市場新“國九條”,明確要嚴肅整治財務造假等重點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尤其是嚴格退市執行,嚴厲打擊財務造假等惡意規避退市的行為。可以看到,監管層對財務造假“零容忍”的態度愈加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以來,國內已經有多家藥企拉響退市警報,除了普利制藥以外, 還有*ST大藥、*ST吉藥、*ST龍津和*ST景峰等。退市原因包括市值不足5億元、價格低于1元/股等。
其中,*ST大藥股票1月3日收盤價為2.20元/股,市值為4.83億元,存在可能因市值低于5億元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若公司出現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總市值均低于5億元,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屬于交易類強制退市。
*ST吉藥股票2025年1月3日收盤價格為0.94元/股,出現了股票收盤價格低于1元情形,存在可能因股價低于面值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根據相關規定,若公司出現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ST龍津則在1月1日晚間發布風險提示公告,根據相關規定,公司可能觸及財務類終止上市情形: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三者孰低為負值,且扣除后的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財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ST龍津營收4660萬元,歸母凈利潤-933萬元,扣非凈利潤-1647萬元。1月2日和3日,*ST龍津股價連續跌停,1月3日收報1.98元/股。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