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受關稅政策推動的影響,自4月7日以來,國內血液制品板塊逆勢走強,截至4月9日收盤,板塊指數仍微漲0.18%,其中華蘭生物漲1.85%,天壇生物漲0.13%。
分析認為,國內血液制品行業具有剛需和資源品屬性,政策壁壘高且集中度高。關稅或催化血液制品格局重塑,隨著進口血液制品的成本明顯上升,進口替代將加速,給國產企業帶來量價齊升的機遇。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血液制品企業總采漿量為13400噸,較2023年增長10.9%。
目前,國內的采漿量主要由天壇生物、國藥天壇、泰邦生物、上海萊士和華蘭生物等企業占據。
頭部企業在2024年已實現明顯的業績增長。例如,華蘭生物采漿量達1586.37噸,同比增長18.18%;博雅生物采漿量為630.6噸,同比增長10.4%;天壇生物采漿量達2781噸,同比增長15.2%。
受關稅政策的影響,隨著采漿量的持續提升,業內預計國產血液制品的供應能力將進一步增強。面向未來,這些企業憑借穩定的供應鏈和政策支持,也有望加速搶占市場蛋糕。
據了解,為了提高競爭力,國內一些血制品企業近年來正通過并購整合擴大規模效應,例如上海萊士3月26日晚公告,公司擬以現金42億元收購南岳生物100%股權。據悉,南岳生物是湖南省擁有GMP證照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其生產基地的設計產能達500噸、目前旗下在運營的單采血漿站共9家,2024年采漿量達278噸。
對于本次收購,上海萊士表示是公司推進“拓漿”戰略的重要舉措。根據該公司已公開披露的2023年采漿量1500余噸測算,本次收購完成后預計上海萊士采漿量將獲得18%以上的增長。同時,上海萊士將擁有湖南省內17家單采血漿站(含2家分站)中的12家(含1家分站)。此外,南岳生物擁有高濃度(10%)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等4項在研產品管線,與上海萊士現有優勢資源形成協同與互補,有利于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除了上海萊士,天壇生物2024年9月發布公告,宣布其控股子公司成都蓉生擬以1.8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3.17億元)的總金額收購CSL亞太全資子公司中原瑞德100%的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原瑞德將成為天壇生物的控股孫公司,財務報表合并。天壇生物方面表示將新增一家血液制品生產企業,新增5個在營單采血漿站。
此外,博雅生物2024年7月宣布并購綠十字(香港),間接控制綠十字(中國),從而擴大了原料血漿規模。據悉,綠十字(中國)擁有4個單采血漿站,2023年的采漿量達到104噸。收購完成后,博雅生物的總采漿量有望突破500噸。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