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4 月 28 日晚間,海南葫蘆娃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因近一個會計年度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交易自 4 月 30 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將由 “葫蘆娃” 變更為 “ST 葫蘆娃”。
此次被 ST 的根源,可追溯至葫蘆娃藥業在財務和內控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根據此前海南證監局出具的《關于對海南葫蘆娃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葫蘆娃在 2023 年存在提前確認收入、部分銷售業務銷售價格異常,以及因提前確認收入產生對應費用差異等問題,導致公司相關定期報告披露的財務數據不準確,這一影響直接波及到了 2024 年的財務報表。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指出,截至審計報告日,葫蘆娃尚未提供與 2023 年度財報重述事項相關的完整財務資料及原始資料,使得事務所無法就重述事項對 2024 年度財報可能產生的影響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從公司公告的財報來看,公司業績出現“變臉”。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4.14億元,同比下降21.26%;歸母凈利潤為-2.74億元,同比下降2629.23%。而2025年第一季度,葫蘆娃藥業實現營業收入3.37億元,同比下降28.42%;歸母凈利潤為2434.70萬元,同比下降11.23%,整體營收和凈利潤仍處于下滑趨勢
除了財務數據的問題,葫蘆娃藥業在資金流向和關聯交易方面也疑點重重。其控股股東通過個人名下銀行賬戶向公司客戶提供資金支持,且 2024 年末應收賬款余額排名前 10 的部分客戶期后無回款或回款金額較小,公司管理層未能對此提供合理解釋及支持性資料。在 2023 - 2024 年,葫蘆娃向關聯方海南中旺外購研發項目 12 個,金額超 6000 萬元,而海南中旺實控人與葫蘆娃高管存在親屬關系,且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僅服務于葫蘆娃,對于這一關聯交易,葫蘆娃同樣未能給出合理說明。?
長期以來,葫蘆娃藥業的發展模式也飽受詬病。公司長期依賴營銷驅動,在產品創新與質量管控上投入不足。盡管 2024 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 58.63% 至 2.5 億元,但此前三年研發費用率持續低于行業均值,而銷售費用率卻高達 35% 以上。其核心產品如小兒肺熱咳喘顆粒、腸炎寧等多年未升級,在面對集采與競品沖擊時,競爭力明顯不足。2019 - 2022 年,葫蘆娃多次因藥品有效成分不達標被通報,2023 年合作的學術推廣商被查出多為 “空殼公司”,品牌信譽嚴重受損。此外,葫蘆娃藥業雖嘗試多元化擴張,布局保健品、醫療器械等業務,但目前成效甚微,2024 年保健品收入占比不足 5%,未能形成第二增長曲線。?
被 ST 后的葫蘆娃藥業,無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股價的日漲跌幅限制縮窄至 5%,將加大股票交易的難度,投資者信心受挫,融資渠道也可能進一步收緊。業內表示,在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如何迅速整改財務和內控問題,重建市場信任,提升產品競爭力,拓展新的業績增長點,成為葫蘆娃藥業亟待解決的問題。若不能有效應對,不僅公司的發展前景堪憂,甚至可能面臨退市風險。這一事件也為整個醫藥行業敲響了警鐘,企業在追求規模擴張和市場的同時,絕不能忽視財務規范、產品質量與創新的重要性。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