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產品資訊】抗體偶聯藥物(ADC)是近年來藥物研發尤為熱門的賽道。2023年,全球ADC藥物市場規模頭次突破100億美元。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中國ADC藥物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8億元增長至2026年的15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111.14%。
面向廣闊的市場空間,不止跨國藥企,本土藥企也在積極布局。截至2024年6月,國內已有125家企業布局ADC領域,擁有1451條ADC藥物的臨床試驗數據,治療領域主要為腫瘤,達到1197條,其次為皮膚和肌肉骨骼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本土企業中,恒瑞醫藥的臨床試驗數據達到99條,百利天恒、榮昌生物緊隨其后,分別為97條、81條,科倫藥業45條。
進入 2025 年,ADC 研發領域喜訊不斷。5月12日,榮昌生物宣布,公司的新型抗體偶聯(ADC)藥物RC278已于近期遞交臨床試驗申請,并于5月8號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正式受理。
據介紹,RC278是由榮昌生物自主研發的一款具有First-in-Class/Best-in-Class潛質的ADC分子,該ADC分子能特異識別一個新型腫瘤靶點,并具有創新的連接子—毒素系統,在臨床前研究中展現出廣譜抗腫瘤活性、良好的安全性和藥代動力學特征。后續該產品若能成功上市,將為晚期實體瘤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榮昌生物在 ADC 管線布局上成果明顯。5月9日,榮昌生物剛宣布,維迪西妥單抗新適應癥獲批,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曲妥珠單抗或其生物類似物和紫杉類藥物治療的HER2 陽性且存在肝轉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這是繼獲批HER2過表達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HER2過表達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兩項適應癥后,維迪西妥單抗在中國獲批的第三項適應癥。
5月6日,華東醫藥也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中美華東收到國家藥監局核準簽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注射用HDM2005臨床試驗申請獲得批準。該藥物是一款靶向ROR1的抗體偶聯藥物,擬用于治療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此前,該藥物已獲得美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
從研發進展來看,還有多款藥物有望在今年上市,包括科倫博泰的博度曲妥珠單抗(靶向HER2)、阿斯利康/第一三共的德達博妥單抗(靶向TROP2)、恒瑞醫藥的瑞康曲妥珠單抗(靶向HER2)、樂普生物的維貝柯妥塔單抗(靶向EGFR)、ADC Therapeutics/瓴路藥業的泰朗妥昔單抗(靶向CD19)等。
此外,ADC 研發模式正朝著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轉變。近期,邁威生物與英矽智能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結合各自的平臺優勢,開發具有全新生物機制、創新結構和藥學活性的新一代毒素載荷,提升ADC 創新效率,并助力 AI 平臺升級迭代。借此,邁威生物希望進一步提升藥物研發效率,賦能源頭創新,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滿足全球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