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8月29日,中醫藥法草案二次審議稿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草案提出,生產符合條件的來源于古代經典名方的中藥復方制劑,在申請藥品批準文號時,可以僅提供非臨床安全性研究資料。中醫藥法草案二審,中藥審批有望簡化程序,中醫藥發展再次迎來政策利好。
政策利好不斷,加上市場需求不斷增加,中醫藥產業逐漸成為社會熱點話題。中醫藥市場得到快速發展,那么作為中醫藥提取的濃縮器設備也應該緊跟時代潮流,推動中醫藥發展。制藥機械企業需要不斷研發創新生產更多滿足市場需求的濃縮器產品。據悉,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多種類型的中藥提取液蒸發濃縮工藝和裝置被開發應用,如夾套濃縮器、升膜濃縮器、降膜濃縮器、刮板薄膜濃縮器、離心薄膜濃縮器、滾筒刮膜濃縮器、雙滾筒真空濃縮器、自然外循環兩相流濃縮器和在線防掛壁三相流濃縮器。
其中自然外循環兩相流濃縮器結構簡單,操作穩定、方便,傳熱效率高,傳熱面積大,適用于大規模生產,可組成多效以利用產生的二次蒸汽,降低能量消耗。該類濃縮器雖然具有提取液停留時間長的不足,但是,中藥生產一般在真空條件下操作,降低了蒸發溫度,因此,也適用于熱敏性料液的濃縮。相對而言,該濃縮器具有不易結垢,終濃縮液相對密度大的特點。該類濃縮器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在中藥生產中開始應用,20世紀90年代至今被廣泛應用,以其良好的適應性、可操作性、經濟性等優勢逐漸取代了其他種類的濃縮器。
自然外循環兩相流濃縮器是一種比較先進的中藥提取液濃縮生產設備,但是筆者獲悉,包括自然外循環濃縮器在內現有蒸發濃縮工藝、技術及裝置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對于黏度較大或者終濃縮液比重較大的中藥提取液的濃縮,濃縮器內易結垢,傳熱效率較低,濃縮時間較長等,從而造成操作不方便,有效成分損失大,濃縮品質量不穩定等。
那么如何能解決這些問題,讓中藥有效成分得到更好的保障,濃縮品質更加穩定?筆者了解到,在線防掛壁三相流濃縮器既具有自然外循環兩相流濃縮器的優點,又克服了其存在的不足。該新型濃縮器已經應用于3批更年安提取液的蒸發濃縮,提取液包括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總量近45000kg。
據悉,該新工藝新技術裝置的結構類似于自然外循環兩相流濃縮器,基本原理是往中藥提取液自然外循環兩相流濃縮器內加入一定量的生理惰性固體顆粒,形成汽-液-固三相流,通過處于流化狀態的固體顆粒不斷擾動濃縮器加熱管內壁面上的流體層,從而實現在線防垢和強化蒸發濃縮過程的目的。隨著在線防掛壁三相流濃縮器的應用,中藥提取液濃縮生產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濃縮品質變得更加穩定。
中醫藥產業正在不斷發展,中醫藥不僅越來越受國人的追捧,而且在上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高。“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證明中醫藥的地位和價值,讓世界對中醫藥有更深認識,中醫藥應該更多地走向世界舞臺。”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郭家學稱,應該對中醫藥有更深的認識,制定相關計劃扶持中醫藥企業更好的“走出去”。而筆者通過西普會也發現,很多中藥企業也開始借勢而行,表示對中醫藥產業在未來蓬勃發展有信心。
中醫藥產業在中國健康產業中逐漸崛起,中藥質量的保證則顯得尤為重要,而中藥提取液濃縮質量的保證則是其質量保證的重要方面。提取濃縮設備的主要作用在于中草藥及多種植物的有效成分提取、濃縮,如何提高提出效率,提高
中藥材的利用率對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制藥企業需要不斷創新研發更多、高質量的濃縮器產品以滿足中藥提取液濃縮需求,推動中醫藥快速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