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醫藥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有望下半年正式出臺,按照規劃,我國或將通過提升標準引導制藥企業走化道路。深耕化并制定相應的戰略已成為制藥企業轉型路上的重要策略之一,且越來越受到企業重視。
中國制藥企業化“提速換擋”
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化是必行之路,近年來,隨著中國制藥企業技術水平和GMP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制藥企業在注冊認證方面卓有成效。很多藥企希望通過持續的化將公司管理水平、產品質量等帶上新的臺階。有專家表示,中國制藥企業化目前進入了“提速換擋期”,或者說是“爬坡期”。
中國醫藥產業化已不單純固定在貿易端,目前越來越多的醫藥企業通過海外建廠、設立分公司與研發機構、授權與轉讓、并購等方式多方位參與市場競爭,力爭在市場范圍內進行資源整合和配置。在化道路上,中國制藥企業開始展開多重布局。
如亞寶藥業化戰略包括“走出去”與“引進來”,其一方面在美國成立亞寶藥物研發公司,招聘海外人才進行藥物研發,另一方面通過與國外藥企的合作引進原始創新藥,并尋找機會進行海外并購與購買。翰宇藥業
原料藥 制劑化路線初具雛形,公司正積極推進格拉替雷美國ANDA申報,并計劃明年進行利拉魯肽ANDA申報,同時布局生長抑素、卡貝縮宮素等品種在歐美等國家的注冊申報。
甘李藥業有關領導人也表示,公司在化上的戰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繼續鞏固新興市場;另一部分就是通過現有產品進入歐美市場。公司擬投資約2.89億元用于重組甘精胰島素產品在美國的注冊上市,目前已經啟動了在美臨床注冊申請的進程,已經獲得FDA準許并已在美開展1期臨床。上海醫藥也表示,無論是藥物布局,還是整個研究數據的標準,上藥的創新藥物研發模式都是基于化發展。未來,上藥新藥研發將用“國內”“”兩條腿走路,實現國內同步發展,讓更多的創新藥盡快應用于臨床,惠及更多百姓。
隨著政策扶持的加大,行業良性競爭的加劇,中國醫藥行業正展現出蓬勃發展的姿態。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即從原來“粗放式”發展,轉向更加注重技術、質量、創新。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藥企也開始走進市場并分得一杯羹。面對新的轉折點,中國各個醫藥企業尤其是更應抓住機遇,順勢而為,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注重創新和藥品品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并不斷提高市場份額。
搶占市場先機 我國藥企挺進埃塞俄比亞醫藥市場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制藥企業開始向市場進軍,且市場份額也越來越大。但是與其他行業相比,醫藥行業具有特殊屬性,其在注冊、認證、監管等各個方面難度更大,中國制藥企業要想更好的邁入市場,必須要倍加努力。
但有業內人士表示,非洲各國在公共衛生領域發展薄弱,很少有藥廠,中國制藥企業可以加強這些醫藥研發生產環境相對較差的地區布局。其中,埃塞俄比亞醫藥市場開始受到重視。據悉,埃塞俄比亞進口藥物所占的比重高達85%,雖然國土面積很大,但是其國內只有21家本土制藥企業,藥品產能極其有限。進口藥物依賴大,市場空間廣闊,我國制藥企業開始挺進埃塞俄比亞醫藥市場。
筆者獲悉,近日,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引進了中國企業醫藥項目,即中國企業投資的藥業公司。該藥業公司共投資8500萬美元,計劃形成年產100億片片劑、50億粒膠囊和4000萬袋輸液產品的企業規模,屆時可為埃塞提供300多個就業崗位。埃塞工業部長梅布拉圖·梅萊斯在奠基儀式上表示,埃塞正在進行經濟轉型,中國藥業公司的建立恰逢其時,可以增強埃塞的藥品生產能力。埃塞東方工業園董事長盧其元在奠基儀式上說,埃塞人口眾多,市場潛力巨大,醫藥工業將在未來十年飛速發展。
除此之外,筆者還獲悉,作為國家援助非洲重點企業,浙江康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同埃塞俄比亞大的藥品生產企業Medtech簽訂合作協議。據有關領導人表示,待條件成熟,會再引進有意向到埃塞俄比亞投資的制藥企業和醫療器械企業,把制藥廠逐步擴大為醫藥園區。據悉,位于埃塞俄比亞的制藥廠項目一期規劃面積達300畝,投資額達2億元,項目投產后有望在今后幾年內成為非洲前三的醫藥企業。
海外擴張將成為很多制藥公司的一項長期戰略,在化市場,每個企業都會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有自己的戰略戰術以及地區布局。但是埃塞俄比亞等非洲地區醫藥工業基礎較薄弱,醫療衛生設施不健全,藥物劑型較為單一,且當地工業缺乏配套條件,制造藥品的原料和包裝材料等均依賴進口,市場空間廣闊。目前埃塞俄比亞等不少非洲國家已經在加大醫療衛生領域的投資,藥品支出日益增加,這對于我國醫藥企業而言,無不蘊藏著巨大的市場商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