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一直以來,國內的網盤服務可以說是良心服務,網盤的免費空間都以TB為起步單位,這讓很多國外的小伙伴甚是羨慕。不過隨著相關政策的執行,一個個網盤也在陸續關閉,頗受用戶歡迎的360云盤在昨天決定停止個人云盤服務,轉型企業云服務。消息一出,眾多網友坐不住了,一時之間擠爆了360云盤的服務器。
(云計算已逐漸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不知不覺中,云計算已逐漸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那什么是云計算呢?筆者了解到,關于云計算的定義有多種,現階段廣為接受的是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快速利用資源進行較少的管理工作和交互工作。目前,很多領域都已運用到云計算技術,制藥行業也被逐漸滲透著。
其實,制藥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有著巨大的投資風險,據悉,每5000種藥物中,只有1種能進入到市場供患者使用。此外,制藥過程涉及的時間較長,勞動力和資源消耗也很多。筆者獲悉,在以往的制藥生產流程中,通常需要監控超過200個變量以確保各成分的純度和正在生成物質的要求,由此為人們的用藥安全保駕護航。
不過,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藥物的需求量越來越高,對藥物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制藥行業亟需開發個性化的藥物來增加護理的復雜性,滿足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需求。另外,智能化和自動化生產的加快讓制藥市場的競爭變得異常激烈,不少藥企開始加快并購重組的步伐,以擴充自身的實力。例如復星醫藥為了布局新興市場,7天密集披露四宗海外收購;強生拋43億美元并購擁有較強眼科醫療資源的AMO公司;拜耳也在9月14日宣布收購美國孟山都公司。眾多的并購案例無不反映制藥市場的競爭有多激烈。
制藥巨頭在忙著并購,我國藥企又該如何應對工業4.0時代下“弱肉強食”的困境呢?就目前而言,制藥行業正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而隨著我國制造低成本優勢的不再,注重產品的精密度,從制造向“智造”轉變,由此提高生產自動化水平成了我國藥企發展的關鍵。與此同時,新的“智造時代”也將為制藥行業帶來新生,而云計算則是行業智能化的一把關鍵鑰匙。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筆者有了解到,不少藥企為了搶占先機,認為有必要改變他們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模式,就將目光投向了大熱的云計算。而云計算這把關鍵鑰匙可以憑借其可伸縮性和靈活性幫助藥企們“鎖住”成本,處理大量的研發數據,并將信息流進行整合和標準化,簡化協作平臺,加速藥物的研發速度。這不僅節約了成本,還為藥物研發提供了有效的時間保障,可謂是一舉兩得。
據悉,陜西必康制藥依托19年的資源優勢,在基于“工業4.0”理念的基礎之上,謀劃布局了新醫藥產業綜合體。該綜合體充分運用了云計算科技手段,依托智能工廠、大數據中心、智能物流和智慧體驗社區四大板塊,助力其成為醫藥大健康領域“工業4.0”的企業。
對于藥企來說,基于互聯網的云平臺將為客戶提供智能化的商業模式。但也有相關人士指出,由于藥企有大量的實驗報告信息和敏感數據,安全問題是現在的一個阻礙,所以有必要利用混合云的技術對數據做好保密工作。筆者認為,時代在進步,未來的科技技術也會更發達,云計算的利用將讓藥企智能化發展變得觸手可及,藥企也會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利用較為智能的方式為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服務、解決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