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大多數人對中藥的認識也許還停留在,醫院開藥方,患者拿著方子去中藥房配藥,回來熬著喝掉;或者讓醫院熬了喝。其湯汁味濃郁,在屋內很難散發出去。然而近年以來,很多藥店其實已經在銷售中藥顆粒劑。這種小小的顆粒更方便、快捷,比起湯劑更讓患者來的喜歡。
“每天顆粒劑用量已經占到全部中藥處方的四分之一以上,比一年前增加了一倍還多。”浙江中醫院某主任如是表示。
政策放寬 中藥配方顆粒市場迎來契機 其實,中藥配方顆粒的誕生并不容易,漫漫長路,才有了今天的“初露頭角”。
2001年7月,原國家藥監局發布《中藥配方顆粒管理暫行規定》,將中藥配方顆粒納入中藥飲片范疇,實行飲片批準文號管理。筆者了解到,在此期間只有少數企業有資格享受市場帶來的利潤。
2015年1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發征求意見稿,顯示配方顆粒的試點限制將被放開——中藥生產企業只需經過所在地的省級食藥監部門批準,并在企業的藥品生產許可證生產范圍內增加中藥配方顆粒,再按照《中藥配方顆粒備案管理實施細則》的要求,向所在地省級食藥監部門提交備案資料,即可生產。
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明確將中藥配方顆粒納入國家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
可以看到,國家對中藥配方顆粒的政策逐漸放寬,對其重視程度和扶持力度也逐漸加大,中藥配方顆粒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標準統一 中藥配方顆粒生產將更規范 2016年3月,《中藥配方顆粒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結束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此次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將由國家藥典委員會組織中藥配方顆粒統一藥品標準的制定和修訂。
筆者了解到,今年10月,天津市藥品檢驗所承擔的“天津市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標準研究”課題順利通過天津市科委驗收,標志著中藥配方顆粒在天津市場有了統一、可行、法定的質量標準。根據該課題,天津已在全國起草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標準380個,其中納入天津法定地方標準303個。
隨著行業開放趨勢逐漸明朗,相信會有更多地區開發研究中藥配方顆粒的標準。有了統一的標準,中藥配方顆粒生產就能得到規范,其產品也可以放心在市場上市,給患者帶來更多便利。
大好背景下 藥企擴軍圈地需嚴格生產 隨著政策和標準逐漸的落實,并且中藥配方顆粒試點生產限制有望在未來一年對中藥企業全面放開,在此大好背景下,很多藥企已經開始規劃“切割”這塊“蛋糕”??梢灶A見,未來藥企之間競爭將日益激烈。
據悉,目前某些地區由于尚無中藥配方顆粒標準,且藥企標準不健全、質量控制性差,行政監管手段有限,中藥配方顆粒在臨床中大量使用,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筆者認為,在擁有相應標準的前提下,嚴格生產是保證中藥配方顆粒安全的保證,而設備的穩定性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業內人士表示,中藥配方顆粒是這樣生產出來的:顆粒劑車間根據電腦里的處方,把裝在一個個罐子里的每一味中藥顆粒劑,通過機器自動稱重、混合,包裝后即成了盒裝的成品。
業內人士介紹,在中藥配方顆粒生產過程中,一般需要應用
制粒機、干燥機、
篩選機、以及后期的
顆粒包裝機等機械設備。“不得不說,自動化技術的提高為配方顆粒生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現在我們工作人員只需隔著電腦監督,機器會自行生產,十分便捷,效率也很高。”他如是表示。
小結:良好的設備是保證藥品穩定生產的前提。在中藥配方顆粒標準被打開的前提下,顆粒制粒、包裝等相關設備也需加強技術革新,學習國內外先進技術,研發出高標準、高質量的設備,助力未來中藥配方顆粒行業更好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