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從探月工程的嫦娥衛星“奔月”,到深空探測和航天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可以說是見證了中國航天一次次質的跨越和成功。
長征三號乙發射失敗
然而,這里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它也曾遭遇過失敗和挫折。1996年2月15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我國長征三號乙首飛。據了解,這在當時原本是一次穩妥的發射,可終結果卻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事后調查發現是慣性導航系統的一個電子元件失效導致火箭姿態失控。
失敗就是差一點的成功
所有的成功都需要經歷成長
航天精神振奮各行各業 事故發生后,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龍樂豪院士表示:失敗,就是差一點的成功,成功就是差一點的失敗,這根導線如果它再延長1500秒再壞,也就是25分鐘左右,這一次發射是的非常漂亮的、圓滿的成功,很遺憾的是它就差這么1500秒左右。
其實,航天事業一路發展以來,背后所經歷的挫折必然數不勝數,顆顆螺釘連著航天事業,小小按鈕維系民族尊嚴,偉大的航天員憑著超乎常人的意志力為祖國航天事業而奮斗,才有了中國航天事業今日的輝煌。這些都是可歌可泣的。
所有偉大的成功都需要經歷成長,這也提醒著每位航天人一定要以錯為鑒,在工作中要精益求精。對于各行各業來說,也許沒有航天事業那種身負祖國使命的壓力,但都會有發生失誤、犯錯的時候,而能不能正視錯誤,勇于改進,則決定了企業能不能成長壯大,這也提醒各行各業學習航天精神,精益求精。
學習航天精神
把控好每個產品質量
每個藥機行業工人都需盡責盡職 藥機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苛求細致。對于那些社會責任感、行業使命感的企業,品質是企業發展的生命力。將航天精神轉化到產品設備的打造中,學習航天員一絲不茍、嚴苛向上的工作作風是每個藥機企業員工需要學習的。
產品設備的口碑影響企業的品牌,同時也影響著制藥行業和生產出的藥品的安全。藥機行業工人應立足于自己崗位,從小事做起,把控好每一個產品的質量,盡大努力讓客戶滿意。那么,制藥機械企業如何才能讓員工發揮大效應,讓員工本分盡責、擁有積極上進的工作態度?
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別人爭著給你做事,忠誠為你工作,那你也得給別人甜頭。對于員工來說,甜頭是什么?一份足夠他養家糊口的工資,一份節假日的慰問福利,多勞多得的獎勵,或者讓員工實現自我價值?因此,對于企業來說,要想讓員工待企業如“家”,首先就得關心員工,了解員工情況,助力員工早日在工作中實現價值和歸屬感。才能讓企業整體狀態調到佳,讓員工以更大的耐心和熱情投入到工作中,更好得服務于產品打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