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12月8日,一則“醫院將保胎藥錯發打胎藥 孕婦兩個月后流產”的消息傳遍網絡,聞者或憤怒或惋惜,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既毀了自身名譽,又對他人造成了傷害,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點醒了各行各業。
(醫院將保胎藥錯發打胎藥 )
藥企“流產”現象常有發生
悲劇的發生使人深思。在醫藥行業中,隨著國家GMP標準越趨嚴格,監管更嚴,藥企因規范管理不當、工作失誤而導致企業“流產”的現象也常有發生。
9月份,海正藥業發公告稱,因藥品生產檢查被發現存在交叉污染等諸多不規范問題,被歐盟藥品管理局(EMA)聲明不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而在此前,有報道稱包括輔仁堂控股子公司河南輔仁堂藥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家公司阿膠類產品均被查出含有牛皮源成分,輔仁堂經過自查發現,因膠劑生產過程中物料需經多次濃縮多次流轉,隨著濃縮時間和次數增加,物料的相對密度也逐漸增大,進而其粘度也隨之增大,附著力增強。又是幾個品種共線生產,存在有交叉污染的風險。
如何避免?作為大型的藥品生產、供應企業,交叉污染是眾多藥企都存在的共性問題。據了解,不光是在醫藥行業,與人們息息相關的食品行業如奶粉、餐飲加工也常有發生交叉污染現象。食藥品關乎人體的健康,其生產加工都必須嚴格按照生產標準進行生產,才能保證行業穩定的發展,才能促進國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要想避免制藥行業的交叉污染現象,筆者認為應從藥企自檢管理、升級藥機設備兩方面著手。
藥企自檢管理。制藥企業在追求利益的同時也應遵守道德底線,端正企業作風。在制藥過程中,追求精益求精,不放過一絲紕漏,從生產到包裝、流通都應確認藥品的安全性和質量的穩定性,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嚴把關藥品的生產全過程。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問題需及時排除隱患,改進制藥工程,讓藥品回歸正常安全的運行軌道上來。
例如,輔仁堂在自查后發現其發生交叉污染的原因中共用石英砂過濾是主要原因。為此,輔仁堂購置檢驗牛皮源用的液質聯用儀,并對共用石英砂過濾問題改為分品種專用石英砂,解決了共用石英砂交叉污染問題;將原來清潔設備管道用熱水清洗改為先用熱堿水清洗,再用熱水清洗。聘請專家對膠劑相關人員進行專題培訓,從原料采購等源頭起嚴格把關。
升級藥機設備。在GMP的嚴格標準和節能環保的理念之下,創新技術,升級藥機設備是藥機業轉型前進的方向。隨著智能化、自動化、精密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成為主流,藥機業也應抓住機遇轉型升級。例如,升級貼標機,讓設備更精、更準更快速,避免因無明顯標識而造成不同
原料藥品種之間的交叉污染;在設備的連接口下功夫,避免粉碎機、V型混合機等用于轉移物料的上下料接口因清潔不徹底、粉末殘留而導致交叉污染等問題。
小結:從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近年來我國醫藥行業前景廣闊,國務院近日發表《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帶動中醫藥的發展,中國醫藥企業正走向化,這給我國醫藥行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藥機業作為醫藥行業的有力支撐,也應該精益求精,從設備產品上保證藥品的安全生產,助力醫藥行業穩步邁向舞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