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從醫藥行業發展整體來看,化已經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潮流,包括國家從各個方面都支持醫藥企業走出去。中國創新藥企業的典型代表——貝達藥業總裁王印祥表示,創新藥更大的價值是在市場,“目前,中國創新藥占市場價值不超過10%,所以創新藥更大的價值是在市場”。石藥集團副總裁張赫明也曾表示,“國外占90%的市場,藥品如果不走出去,不和標準并軌、交流,就會失去這90%的市場蛋糕。”
醫藥產業發展化成趨勢,與此同時制藥機械行業要獲得更遠發展,同樣也需要走化發展道路。但是制藥機械要想及早走出去,必須要認清自身的不足。藥機行業要實現產業升級,擴大市場份額、提升整體發展層次,還面臨著許多的挑戰。
制藥設備業化發展面臨多重考驗(圖片來源于百度圖片)
“兩弱兩少”現象突出 低端產品仍唱主角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持續發展以及我國對于醫藥產業需求的逐年增大,醫藥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與此同時,經過多年的開拓和積累,我國制藥設備行業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研發能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中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制藥設備制造商。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制藥設備行業仍然缺乏自主品牌,產品附加值低。
據了解,我國制藥設備行業集中度較低,大多數中小企業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值產品,多數制藥設備品種穩定性較缺乏,生產規模化與集約化程度較低,不同企業的產品差異程度較小,低端制藥裝備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業內表示,制藥設備全行業“兩弱兩少”現象突出,即基礎理論研究弱,參與標準制訂力度弱,少原創技術,少產品。
我國很多制藥設備企業在設計和制造技術還基本上依靠模仿,創品牌、保品牌已成為藥機設備企業的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同時由于品牌價值很難形成,出口產品的附加值難以提高。技術含量低,低端產品“唱主角”,我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要想在化市場上有一番作為,還需要不斷加強技術創新,提高制藥設備創新研發能力,打造產品。
產品單一 低價競爭現象嚴重
從單機到系統,從生產單一的凍干設備開始,到現在,從
洗瓶機、烘瓶設備,到灌裝機、配液系統,從自動進料設備、凍干機、軋蓋機,再到檢測設備、包裝設備……東富龍為客戶提供凍干工藝線設備整體解決方案。東富龍的成長經歷告訴大家,制藥設備行業發展需要擺脫產品單一化的老路,制藥設備企業要想走出,向海外市場拓展,就需要不斷升級,掙脫低價競爭的“怪圈”。
據了解,我國出口產品主要為中低檔產品,市場容量有一定的限度,我國企業產品面臨著俄羅斯、羅馬尼亞等國的產品的競爭。且由于產品附加值較低,我國制藥設備企業競爭只能依賴價格優勢,進行低價競爭。
國產設備雖然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但從長期使用來看,藥廠使用進口設備,效率高、質量好,成本收回并不比國產貨慢。此外,國產設備中單機特別多,而生產線很少,能夠提供生產線的制藥設備廠家較少。現代工業化生產講究的是連續生產和大批量生產,這樣才能降低生產成本,達到利潤大化。我國制藥設備企業需要從連續生產和大批量生產方面多努力,力求擺脫產品單一,低價競爭的局面,并扭轉因低價銷售招致的外國反傾銷壁壘。
制造工藝進步緩慢 許多技術難題難以突破
目前我國大多數制藥機械企業,尤其是作為生產主力的很多老企業仍是生產傳統設備,他們對產品自動化和可靠性至關重要的先進熱處理工藝和裝備等難題未能突破。
工序能力指數低,一致性差,產品加工尺寸離散度大,產品內在質量不穩定……藥機設備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自然受影響。制造工藝進步緩慢,很多關鍵技術難以突破,這使得我國制藥機械設備在化道路上舉步維艱。
攻克技術難關,提高制造工藝,這是我國制藥設備邁向化的重要籌碼。新一輪技術革命正處在啟動期,制藥設備企業需要抓住機遇,醞釀新的突破。
以凍干工藝為例,凍干藥品制造的未來必定是在實現技術功能化,功能流程化,流程信息化,而建立系統則是施行信息化管理的關鍵,在這個趨勢下,裝備開始走向流程化和信息化。筆者獲悉,東富龍通過不斷的突破,其整體的、系統的解決方案為藥廠客戶提供了更加簡潔、安全的生產線,在采用系統集成化設備后,藥廠能夠有效實現提高產能,減少風險。
總結:
業內人士指出,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只有“走出去”才能突破瓶頸,制藥機械設備企業需要在有效整合資源的前提下完成化轉型。但是,如果企業創新能力不足,同質化嚴重,低端產能過剩的行業問題標簽無法摘掉的話,那么藥機企業在化的道路上自然也不會一帆風順。當前,國內制藥機械行業發展已經步入成熟階段,企業在不斷融入市場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產品質量優先,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提升產品技術水平,走路線,從而為國產制藥機械行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