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當街上的人都在騎著共享單車;當身邊的人都在討論《人民的民義》;當網友們刷著“爆點”的話題……在新事物層出不窮、信息文化發展快速的當下,人們的生活質量已上升了多個臺階。而隨著制度和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人們對醫藥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要求讓制藥機械市場這鍋濃湯飄香萬里。
(制藥機械市場“飄香萬里” 分得一杯羹并不易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制藥機械市場為什么“飄香萬里”?為什么說制藥機械市場是鍋濃湯,還這么香?首先是行業熱度。我國制藥機械行業近幾年的熱度不減,這主要得益于醫藥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人口眾多,老齡化趨勢明顯,對醫藥的需求呈增長態勢,巨大的市場讓國外藥企逐漸加快在華布局的步伐。國內藥企也不甘落后,穩守陣地的同時,積極延伸產業鏈,打入市場。藥企們資本的注入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市場對制藥機械設備的需求,行業持續升溫。
另據相關投資機構分析,在3月份的龍虎榜個股數據中,共有367股上榜,合計上榜1229次。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上榜次數多的行業為機械設備,共上榜179次。作為機械設備中的一大主力軍,制藥機械設備的行業熱度也不容小覷。
其次是政策密集度。近兩年醫藥政策集中釋放,一致性評價、兩票制、醫保目錄品種的增加、包裝產業轉型發展指導意見等,諸多政策紅利都已向醫藥產業貼近。政策的集中釋放關鍵就在于提高藥品的質量,調控藥價。為了響應政策,順應趨勢,藥企將加大對制藥機械設備的需求,相關標準也將隨之提高。
后是市場競爭度。醫藥行業的發展有目共睹,藥企們亮眼的成績就是好體現。筆者了解到,截至4月12日,已有98家醫藥公司披露了一季報業績預告,其中,超過七成公司一季度報預喜。業內人士表示,進入4月份,醫藥行業上市公司仍被普遍看好。
醫藥的暖風吹向了制藥機械行業。目前,市場規模需求增速接近30%,有機構預計,到2019年我國制藥機械制造業銷售收入將達到501.9億元。行業內,低端企業靠價格,中企業憑技術,外資企業占份額,制藥機械市場競爭較為充分。而由于行業當前的門檻較低,醫藥市場又大熱,一些企業開始涉足其中,拓寬業務,望分得一杯羹,這也為制藥機械行業的競爭加大了火力。
“僧多粥少” 藥機企業如何守住市場份額?只不過“僧多粥少”,制藥機械行業整合日益加快,藥機企業若想守住這杯羹,不被“搶食”,需要哪些基本功?又需要哪些“秘密武器”呢?
占據市場,打牢根基較為重要。國務院已印發《“十三五”藥品安全規劃》,要求加快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深化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等,可見國家對醫藥安全的重視程度。制藥機械是生產藥品的設備,藥品安全與之息息相關。因此,藥機企業除了響應政策,還需將其落到實處,從源頭保證機械設備的質量、安全和性能。
牢固地位,可從品牌營銷切入。現在市場中較為流行借勢營銷,醫藥企業們對此并不陌生。齊魯制藥銷售總公司商零事業部總經理王慶剛表示,借勢營銷的事件應是正面事件,且要與產品有關,目前很多企業都處在初步階段,需要時間去探索和成長。對此,醫藥企業可以擴大團隊規模,提高團隊素質以及對熱點事件的敏感度,從而為品牌擴大影響力。
永葆活力,人才培養不可少。制藥機械行業缺的是什么?人才。制藥機械行業具有技術密集型的特點,這讓相關的人才較為缺失,而激烈的行業競爭讓人才更是成為了“稀有品種”。人才為產品創新帶來優勢,為企業管理帶來活力,為行業發展帶來動力,多重利好,藥機企業還不著手去做?
規劃未來,戰略布局需要推進。一家的企業除了有基本的產品質量,合理的品牌營銷,專業的人才,還要有對未來進行戰略規劃的雄心。例如楚天科技,其對智能工廠的打造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智能化熱潮迭起,制藥機械行業漸被滲透,而楚天科技把握工業4.0機遇,利用機器人制造模式,推動醫藥裝備進入4.0時代,這對提升制藥裝備的整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結語:制藥機械市場“飄香萬里”,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進入行業多年的藥機企業需要思考如何將自己的優勢大化,如何拓寬市場覆蓋面,如何走出國內邁向。涉足未深的企業則應將牢固市場作為重點,切忌浮躁,打好根基。而尚未進入且有意向進入的企業應考慮全面,制藥機械行業日漸成熟,規模還在擴大,競爭程度可想而知,這類企業需做好萬全準備,冷靜應對已知和未知的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