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再有4天,我們即將告別2017年,迎接2018年的到來。回顧2017年,制藥機械行業有喜有悲,密集的政策、上漲的市場需求、擋不住的環保高壓、依然等待解決的行業問題……盡管悲喜交加,但行業仍要發展,仍要前進,面對將至的2018年,藥機企業該如何去應對市場競爭和行業挑戰?

智能化藥機設備消費升級 企業應及時調整和改變戰略
回看今年制藥機械行業市場,消費升級是一大變化。在市場需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客戶期盼能夠買到先進的藥機設備,而不是期求價格低廉的產品。藥機專家對此分析,以往的價格優勢放到現在已經發揮不了太大的功效,不少客戶都在尋求符合時代趨勢,例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并擁有先進技術的產品。
那么,對于市場消費的升級,藥機企業又是如何應對的?以人工智能為例,近幾年,人工智能可以說是各行各業都在熱烈討論的趨勢,它不僅為很多產業帶來了改變的機會,也讓市場消費進一步升級。制藥機械行業就深受人工智能的影響,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一些制藥企業選擇引進智能化的設備。
筆者了解到,目前,國外藥機企業對人工智能的運用就較為廣泛,比如包裝業經濟適用型的噴碼機可以和新升級的軟件攝像系統連接,實時檢測噴印品質。該機不僅能為醫藥行業實現個性化和智能化的需求,還可節省30%的耗材。再比如彩色瓶蓋數碼印刷機,該機可在PE、玻璃、金屬等材質瓶蓋上應用隱形防偽技術,從而在實現個性化包裝的基礎上保證產品的可追溯性。
國外藥機企業雖然對人工智能的應用快于國內,但并不代表本土企業的落后。早在人工智能還未完全興起的情況下,國內藥機企業就抓住機遇,積極調整戰略。例如楚天科技就已先人一步發力,其利用工業機器人來完成個性化制藥機器人及制藥裝備生產工藝研究和生產線的集成,從而建立適合個性化、定制化制藥裝備的研發、仿真、生產、驗證、服務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生產模式的智能化工廠。不僅是楚天科技,還有很多企業抓住智能化的機遇,及時調整企業戰略,比如廣州銳嘉工業、千山藥機、日豐科技等。
2018年,智能化趨勢還會滲透,藥機企業巨頭已經結合消費需求調整戰略,在智能化設備市場高歌猛進。業內人士對此預測,隨著智能化理念的深入,客戶對此類型設備的需求指數還會提高,未來藥機市場中的競爭也將日益白熱化,藥機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應及時做出戰略調整,為應對挑戰做好準備。
個性化、差異化藥機設備大勢所趨 企業可從客戶和產品兩方入手
眾生蕓蕓,人與人之間都希望能存有差異化、個性化,設備產品更是如此。當前,國內制藥機械行業雖快速發展,但市場中雷同的設備眾多,“人有我有”的現狀何時才能變成“豐富多彩”的場景?這個問題還將繼續困擾著國內企業。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推動行業在2018年迎來新面貌,藥機企業可以從客戶和產品兩個方面著手。客戶方面,設備是給客戶用的,在質量高低、使用效果、性能需求方面,客戶都能給出直觀的感受和見解。因此,要想創新研發出具有個性化特點的設備,藥機企業還應與客戶保持溝通,及時了解個性化的需求。
產品方面,形成差異化的關鍵還是看產品的創新,這當中不僅涉及到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還包括企業對研發的投入。盡管行業內都在提創新,藥機企業也都知道創新的重要性,那到底該如何研發產品?
在實力和資金方面都高于一般企業,后者要想在差異化上“做文章”,可以遵循積少成多的理念。藥機企業可先嘗試研發,畢竟在這個時代,創新永遠不會過時,積極擁抱它,還會是時代的寵兒。等后期積累到一定的經驗和實力,藥機企業就可以加強研發力度,一步步形成產品差異化,增加企業核心價值。
結語:
2017年即將結束,2018年也將是不平凡的一年,智能化趨勢還將深入,醫藥政策以及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利好,當然,市場競爭也會更加白熱化。對于2017年的發展,藥機企業可以歸納問題,總結經驗,避免二次踩到雷區。而對于2018年,藥機企業還需思考該用什么樣的戰略、設備產品、客戶服務才能更好地應對行業競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