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筆者26日從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昨日發布關于32批次中藥飲片質量抽檢不合格的通告。
據了解,為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全省中藥飲片生產秩序,切實加強中藥飲片日常監管,我國各省對中藥飲片的生產領域開展專項整治。
筆者查閱了近期對中藥飲片整治檢查發布結果的省份,分別對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河北、廣東、甘肅、湖南省的中藥飲片檢查結果作了整理,談談自我感受。
江蘇省
2017年4月-12月,江蘇省局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中藥飲片生產領域專項整治。在企業自查的基礎上,各市局對全省49家飲片生產企業開展全覆蓋現場檢查,對92個品種進行針對性抽驗302批次,檢驗結果顯示295批次合格,合格率為97.7%。
浙江省
為加強藥品質量監管,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浙江省轄區內生產、流通等領域開展藥品抽驗工作,并根據近期抽驗核查結果,發布了2017年第5-8期藥品質量公告。
公告顯示,不合格藥品共110個品種137批次,涉及標示生產企業104家。公布抽驗不合格的藥品中,生產環節1批次,經營環節77批次,使用環節59批次,經核查,其中31批次為標示生產企業否認為該企業生產。
安徽省
2018年1月17日,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安徽省藥品質量公告(2018年第1期,總第47期)》。本期經抽驗并核查確認,共16個品種17個批次藥品不符合標準規定。
河北省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消息,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驗,標示為8家企業生產的8批次人參不合格。
廣東省
1月16日,在新聞通氣會上,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表示,全省541家藥企完成自查,自行停止了37個原輔料的使用。筆者從廣東省食藥監查詢看到,被收回GMP證書的企業也涉及多家中藥飲片企業。
甘肅省
國家食藥監局發布的“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質量公告”顯示,有16家企業生產的16批中藥飲片不合格,不合格藥品被查封扣押,相關企業被要求暫停銷售使用該不合格產品,被責令整改。
湖南省
2017年11月,國家食藥監總局曝光了一批問題中藥飲片名單,標示為安徽26家企業生產的27批次中藥飲片被檢出不合格。
以上只是筆者整理的部分省份中藥飲片抽查結果,可以看到,即使當前國家對于中藥飲片監管嚴格,我國各個省份的部分藥企仍存在很大的問題。包括飲片質量、飲片包裝、劑量、飲片性狀等方面。
結語: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由于中藥飲片市場準入門檻低,中藥飲片加工企業呈現出多、小、散、亂等特色,規模以上的中藥飲片加工企業已超過1000家。筆者認為,2018年全新開啟,中藥飲片廠家無論是從源頭、加工生產到包裝上市,都應該嚴格按照標準執行,腳踏實地,才能抓住市場機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