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我國開啟月球探測之旅,國產藥機行業表示激動!2018即將走向結尾,這一年的驚喜卻從未間斷。就在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這也是我國航天繼人造地球衛星和載人航天之后的第三個里程碑。
不得不感慨科學的進步,人類的偉大!據了解,嫦娥四號任務由工程總體及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地面應用五大系統組成,且均為國內自主研制生產。這也彰顯出我國運載火箭制造的創新能力突出,以及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因此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制造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

(藥機設備 圖片來源:中國制藥網)
以中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為例,近年來,我國藥機行業的發展規模逐漸擴大,市場呈現繁榮局面。從起初的幾家發展至現在的六千多家,行業的整體制造水平也在不斷進步。但與國外設備水平相比,中國藥機設備行業仍然大而不強,在自主創新能力、產業結構水平、信息化程度、質量效益等方面差距還很大,轉型升級的任務緊迫而艱巨。
為打造制造強國,我國推出《中國制造2025》,要求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自主發展、開放合作,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
在此政策的指引下,我國藥機設備行業也開始有所行動,努力從制藥機械大國向制藥機械強國發展。
在設計方面,國內一些制藥設備企業開始在產品上發力,通過人性化、智能化等的設計,幫助制藥企業生產提質增效,為藥品生產建立安全屏障。比如,
全自動制丸機的極簡立方設計,浮動毛刷采用的卡口式設計方便客戶隨時取下清理。
據悉,為了提高耐磨性,有企業用不銹鋼制作出料口。而為了免去人工干預以及人工動作,出條藥條可直下進入搓輪。另外,具備人性化特點的全自動
制丸機還采用了封閉式設計,防止藥丸亂飛。客戶也可以通過透視門隨時觀察制丸情況,保證產品質量。
在創新方面,國內不少藥機企業在探索中不斷開發新技術,夯實創新能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比如,11月工信部發布的《第三批制造業單項企業和單項產品名單》中,楚天科技的無菌制劑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入選其中。
據悉,“無菌制劑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研制與應用”項目花費了楚天科技近3年的努力,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并在此基礎上完成了一系列機器人的研發和關鍵設備的開發。同時,該項目還研制了模塊化藥劑分裝成套裝備,構建了系列柔性生產線的標準化體系,實現了多種藥劑的分裝。相應的生產速度達到550瓶/分鐘,合格率也達到了全新水平。
今年9月份,德國西門子裁員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在此事件背后影射的是傳統制造業承壓,而中國制造業正在雄起。據德國一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八成德國人認為“中國制造”是“德國制造”的對手;約3/4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制造”的質量20年后會更好。
可見,如今的中國制造逐漸被國內外市場認可。藥機企業作為中國制造的一部分,也需要樹立信心,以更高的活力和積極性打造優良國產設備,推向世界舞臺,助力行業走的更穩、更遠、更自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