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制藥市場可以化學藥物市場及生物制劑市場。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制藥市場規模按收益計為12090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增至15966億美元,該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5.7%。而生物制劑市場于2017年至2022年預計按復合年增長率11.0%增長,并于2022年達至4040億美元,增長速度超過整體制藥市場。可見,生物制劑行業前景十分可觀,目前藥企都在發力該領域的藥物開發。

(醫藥產品 圖片來源:中國制藥網)
生物制劑是用病原微生物(細菌、病毒、立充次體)、病原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毒素)以及動物和人血漿等制成的制品,可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更能滿足人類的臨床用藥需求。
以哮喘病為例,2017年哮喘患者數量約為3.34億人,所需的治療藥物是十分龐大的。其中重度哮喘的治療難度高,患者醫療費用也更高,經濟負擔沉重。
業內表示,此前的重度哮喘病用藥一般以吸入和口服糖皮質激素,長效β受體激動劑,長效膽堿能受體拮抗劑,白三烯通路調節劑為主。近年來,隨著生物制劑技術的發展和研究,已有不少靶向引起哮喘病理變化的信號通路和細胞的單克隆抗體的藥物上市,并為重癥哮喘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方案。可見生物制劑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我國是人口大國,對于藥品的需求也在持續擴大,這也吸引著國內外藥企加速生物制劑藥物的研發,搶奪龐大的市場藍海。
目前,已經有一些跨國藥企在我國落實建立研究中心等計劃。以生物制劑藥明生物為例,這家藥企也是目前我國僅有的通過美國FDA cGMP認證的生物制藥公司。
據悉,藥明生物為拓展業務,2017年12月,使用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的30,000L cGMP生物制劑商業化生產設施(MFG2)正式投入運營。
2018年7月25日,藥明生物MFG3成功完成頭批臨床試驗樣品的cGMP生產,該設施將使藥明生物的臨床生產能力翻番。截至目前,公司總工作產能約達43000L,能夠以50L至12000L的生產線同時生產十種生物藥。
同時,公司在無錫建設四個新cGMP生產設施:10,000L生物藥原液生產設施(MFG4);60,000L生物藥原液生產設施(MFG5);生物藥制劑生產設施(DP2)以及全新的抗體偶聯藥物(ADC)生產設施(DP3)。
藥明生物表示,這些設施擴建將進一步幫助自身推進“跟隨藥物分子發展階段擴大業務”的戰略,以繼續擴大客戶基礎并于未來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和鞏固行業。
根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藥明生物研發的綜合項目達161個,其中90個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62個在臨床早期(I期,II期)階段,8個在后期臨床(III期)以及1個在商業化生產階段。藥明生物預計,到2021年,公司在中國、愛爾蘭、新加坡、美國規劃的生物制藥生產基地合計產能約22萬升。
另外,藥明生物執行官陳智勝博士表示,憑借合作伙伴認可的強大生物制藥技術能力及的產能規模,藥明生物正在變革生物藥開發和生產進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