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站 政策法規】 力爭到2020年,規模以上醫藥健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000億元,2022年達到2500億元!近日,四川省醫藥健康產業機制辦公室印發了《醫藥健康產業培育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于如何實現四川醫藥產業“質”“量”雙收,做大做強?《方案》提出了新的思路。
靠產品。做大康復新液系列、地奧心血康膠囊等重點產品;重點發展中藥曲類、小包裝等產品;推動基于古方、名方、驗方和秘方的中(藏)藥新藥(院內制劑)以及中(藏)藥、保護品種的研發;發展中藥提取物產業,重點發展藥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及其產品和植物提取粉劑、液體等劑型;重點推動川芎、川貝母等道地中藥材及瀕危藥材人工培育和林下仿野生種植等。
靠技術。重點開發現代中藥提取純化技術,研發符合中藥特點的制劑技術,推廣質量控制、自動化和在線監測等技術在中藥生產中的應用。
靠平臺。爭創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打造省級中醫藥健康產業平臺;結合扶貧和鄉村振興計劃,推動一批“定制藥園”建設;在優勢治療領域推動一批經典名方二次開發及應用;試點推進道地和大宗中藥材期貨交易市場的建立和運營。
四川省醫藥資源豐富,但是“大而不強”是四川省中藥產業十分突出的短板。“醫藥資源與產業關聯度低,川產道地藥材大多為國內外藥企提供原料,”業內表示,四川省抓好中藥產業高質量轉型,對全省醫藥產業提質具有示范意義。
四川作為中醫藥大省,素有“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的美譽,據統計,四川全省有中藥材品種7290種,常用中藥材重點品種312種。
業內表示,如何推動四川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這是近幾年四川中醫藥產業一直努力破解的難題。四川是中醫藥大省,據有關人士表示,在未來的發展中,四川將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保持和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從建立健全中醫藥發展保障體系、提升中醫藥服務水平和能力、推進中醫藥產業發展、持續推進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推廣中醫藥文化普及等方面著力,全力推動我省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另外,有行業人士表示,中醫藥健康產業質量并進,其涉及面不再只是“醫”和“藥”,也不再僅是“企業”和“市場”,需要結構合理、富有活力、運行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才能促使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協同融合,從而達到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如四川已建立四川中醫藥健康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