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站 政策法規】 醫藥行業已經成為未來的“朝陽”行業,預計至2021年,我國醫藥研發投入將達到292億美元,2017年至2021年的年復合增長率20%。醫藥行業發發展,自然也離不開政策的作用。據了解,進入六月份以后,我國醫藥也進入了政策頻發階段。
6月4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發布
6月4日,我國發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從文件制定、重點工作落實兩方面對2019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進行指導。其中對醫藥行業影響較大的政策總結下有以下幾點:(1)深化藥品集采,同時規范耗材的使用,預計為耗材集采做前期鋪墊;(2)在醫保方面,支付及職工個人賬戶相關文件年內或有新進展。(3)鼓勵藥品集采,并總結經驗及時全面推開,并要求落實醫院使用與回款等問題;(4)制定耗材標識規范,明確指出要重點治理高值耗材;(5)推進公立醫院薪酬改革,并嚴格用藥制度。
6月4日:發布開展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的通知
6月4日,財政部發布通知,開展2019年度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財政部決定組織部分監管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于2019年6月至7月開展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
6月4日:國家醫保局召集臨床專家召開會議
6月4日,國家醫保局召集臨床專家召開會議,就醫用高值耗材帶量采購進行討論,集采或將從心血管介入器械(支架)切入,同時還將對支架產品進行分類編碼,為集采做準備。
6月5日:《關于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印發
6月5日,國家醫保局等4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確定了北京等30個城市作為DRGS付費國家試點城市。
有分析人士分析,近期政策的頻發,這從短期來看,可能給醫藥板塊帶來下行壓力,但是醫藥行業經歷了此前藥品4+7帶量采購的洗禮,市場對于醫藥政策的消化能力已經提升,因此,短期政策壓力不會演繹成對整個醫藥行業的破壞性打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