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近日,據2018年-2020年國產1類創新藥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及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的銷售額數據顯示,3年內已共有32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其中,有10款1類創新藥上市后銷售額增長迅速,如正大天晴的安 羅替尼、歌禮藥業的達諾瑞偉、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等。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10款銷售額快速上漲的國產創新藥中,恒瑞的卡瑞利珠單抗、信達的信迪利單抗、君實的特瑞普利單抗、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這四款國產PD-1就占據了銷售額的半壁江山,合計或超過100億元。
另外,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恒瑞的卡瑞利珠單抗、信達的信迪利單抗、君實的特瑞普利單抗2019年國內銷售額分別達到10.80億元、9.97億元、8.74億元,2020年銷售額(中國公立醫療機構H1銷售額+中國城市實體藥店全年預測銷售額)分別超過23億元、19億元、11億元,三款PD-1合計銷售額就已將近達到百億規模。
從以上可以看出,作為廣譜抗癌產品,近年來PD-(L)1藥物在市場上備受追捧的同時,銷售額也正開始持續增長。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預測,隨著適應癥的不斷獲批和新藥上市的持續加速,未來PD-1/PD-L1銷量將保持23.4%的年復合增長率,至2025年有望達500億美元。在此背景下,業內預計雖然2020年底,上述四款國產PD-1已均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并將在2021年3月1日全國啟動后,迎來單支80%以上的降幅,利潤空間被較大壓縮的情況。但在PD-1/PD-L1高景氣的整體環境下,銷售額仍將較為客觀。
但需要注意的是,業內也指出,國內藥企想要在PD-1單抗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就必須加速擴大產品適應癥范圍,如布局非鱗非小細胞肺癌、胃癌(her2陰性)、肝癌、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合計市占率超過70%的大適應癥等。除此之外,國內藥企在國內PD-1單抗競爭激勵,價格下行的情況下,還需要加速開發海外權益,并同時借助合作方在海外成熟的銷售渠道,去拓展分享PD-1單抗市場。
據了解,目前獲批大適應癥、進入醫保以及完善商業推廣團隊,拓展海外市場已成為藥企對PD-1大品種商業化布局的特征。如前段時間,君實生物就發布公告表示,已與Coherus BioSciences就其自主研發的抗PD-1單抗藥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在美國和加拿大的開發和商業化達成合作。
總的來說,在國產PD-1發展加速下,國內藥企們將在多方面展開大比拼,并且競爭賽場也將加速拓展至海外市場。從目前國內上市的PD-(L)1已有8個,在研的至少30個來看,國內藥企未來在這一領域的市場競爭,將越來越激烈。而在此大背景下,未來如何對新藥的商業化前景進行預測,或將逐步成為藥企與投資人發展布局的重點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