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5月11日,醫藥板塊再度成為焦點,其中港股多股走高,復星醫藥、新銳醫藥等個股漲超10%,藥明生物漲幅也逼近10%,另外,泰格醫藥漲超6%。
其中,新銳醫藥5月11日近28%,5月12日盤中也上漲超10%。消息面上,新銳醫藥日前披露的2021年年度業績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收益同比增長1.52倍至約3.35億港元,虧損約為282萬元,同比收窄約96%。公司表示,二代頭孢產品銷量增長是收入大增的主因。
有分析指出,新銳醫藥大漲主要源于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以及擺脫了數年前收購案帶來的影響等因素。
復星醫藥5月11日上午A股漲停,下午港股大漲超14%。消息面上,有媒體報道,BioNTech或已在中國完成復必泰疫苗II期試驗,而上海復星醫藥擁有該疫苗產品的“大中華地區”代理權。此前,復星醫藥方面指出,復必泰已在港澳臺地區累計接種超2000萬劑,銷售收入超過5億美元,目前該款疫苗在中國內地上市的審批工作仍在積極溝通中。公司2021年年報顯示,復必泰在制藥板塊銷售額過億的制劑單品或系列中,且銷售規模超過10億元。
除了疫苗利好以外,5月10日我國還印發了《“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這是我國頭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主要聚焦人民群眾在“醫”“食”“美”“安”領域的更高層次需求,提出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質替代、生物安全四大重點領域。
其中提及要建設生物經濟創新發展高地。明確服務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引導創新資源向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集聚發展,圍繞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等領域培育一批世界級龍頭企業,促進城市間產業分工協作和要素有序流動,加快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同時發揮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成渝雙城經濟圈等地區生物產業體系完備、科研基礎扎實、醫療資源豐富、國際化程度較高等優勢,集中力量組織實施重點產業專項提升行動,先行先試改革舉措,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生物經濟創新極和生物產業創新高地。
業內預計,隨著《“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的發布,將對相關公司生產經營產生積極影響。
對于醫藥板塊接下來的走勢,西南證券表示仍看好疫苗、檢測、CXO板塊,其中2022一季度檢測試劑領域業績高速增長,拉升醫療器械板塊整體業績增速,同時疫苗行業受益于新 冠疫苗、HPV疫苗放量,因此部分疫情相關概念股仍將維持高景氣。
國金證券不久前的觀點是,“十四五”醫藥工業規劃出臺、相關在研管線不斷推進,看好mRNA疫苗及其上游供應鏈相關產品需求放量。該機構認為,mRNA疫苗生產的上游供應鏈/產業鏈中比較關鍵的環節有酶、質粒、脂質原料、純化與質控。質粒的生產提取和純化工藝較為成熟,可以自建生產線或者外包。mRNA的修飾結構對穩定性、翻譯效率及免疫原性有重要作用,涉及多種原料酶。遞送技術平臺是mRNA藥物的關鍵之一。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