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5月13日早盤,港股新銳醫藥漲超10%,其后震蕩下跌,快速跌超30%。
2022年以來,該股股價可以用“過山車”來形容,可1個月漲幅25倍,也可以在12個交易日累計下跌超90%。
資料顯示,新銳醫藥是一家主要在中國從事醫藥產品貿易業務的投資控股公司,設有注射劑藥品部、膠囊劑及顆粒藥品部、片劑藥品部、其他藥品部四個業務部門,分別運營注射劑藥品貿易業務、膠囊劑及顆粒藥品貿易業務、片劑藥品貿易業務、其他類別貨物及藥品貿易業務。
公司于2013年登陸港交所;2017年10月6日停牌;今年3月22日又復牌,自復牌以來,公司股價先跌后漲走出“u”型走勢。
從消息面上來看,該股大漲主要是受業績大幅增長的影響。不久前,新銳醫藥曾公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期內錄得收益約3.35億港元,同比增約151.8%;公司擁有人應占凈虧損約為280萬港元,較2020年虧損同比收窄約96%。
從公司以往業績來看,2012-2017年,公司營收金額基本處于1億多港幣到3億港幣之間,2018年營收突破3.5億港元,但2019年-2020年又降至1.5億港元以下。對比可見,2021年公司的業績表現已經亮眼很多。
據悉,二代頭孢產品銷量增長是2021年公司收入大增的主因,同時,減值虧損顯著降低也成為盈利減虧的重要因素。公司表示,這一年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中國各城市放寬人口流動限制,導致尋求醫療服務及醫院服務的人數有所增加。同時,新銳醫藥積極組織及參與中國各種學術推廣活動,因此公司主要產品二代頭孢產品 (1.0g)銷量增加顯著。
另外,有觀點認為,新銳醫藥大漲和公司擺脫數年前收購案帶來的負面影響等因素也有關系。2015年1月,新銳醫藥公告了收購賽科BVI的事項,新銳醫藥的全資附屬公司Major Bright Holdings Limited與賣方訂立買賣協議,后者有條件同意以9500萬元出售目標公司50%已發行股本。在本次交易中,后者進行了業績承諾,2015年凈利潤為1900萬元,2016年為2200萬元,2017年為2500萬元。
不過,賽科的業績并沒有達到當初承諾的業績。受此影響,2017年10月6日,港證監要求新銳醫藥停牌,股票暫停交易。而在停牌公告的同一天,新銳醫藥還公布了另一起資產出售計劃,欲以4400萬元的作價向Wing Yin Holdings Limited出售標的25%的股權,而賣出標的正是賽科BVI。從買到賣停牌后,直到2022年3月底,新銳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恢復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從業務收入來看,醫藥產品分銷及貿易和提供營銷及推廣服務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2021年占公司主要收益的98.3%,達到3.29億港幣,較2020年同期增長157%;毛利率為7%,較2020年增長1.8個百分點。有分析認為,從基本面來說,醫藥分銷商未來的行業前景并不樂觀,成長空間也有限。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