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隨著中國制藥業尤其是生物藥產業的迅猛發展,環保問題也開始在業內逐漸顯現,環保難度也在不斷提升。據悉,近年來,國家已相繼發布了一系列文件,明確表示要加強制藥環保體系建設,推動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綠色制藥已成制藥行業發展大勢之一(圖片來源:制藥網)
例如我國《“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就要求醫藥工業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構建綠色產業體系,促進全產業鏈低碳循環發展。規劃還強調,要依托生物制造技術,實現化工原料和過程的生物技術替代,發展高性能生物環保材料和生物制劑,推動化工、醫藥、材料、輕工等重要工業產品制造與生物技術深度融合,向綠色低碳、無毒低毒、可持續發展模式轉型。
此外,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統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科學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在國家大力推動綠色發展的背景下,制藥行業當前已開始積極推廣綠色化的合成工藝與生產流程,通過綠色制藥技術來提升制藥工業水平。其中,海森藥業就充分利用自身的研發優勢,成功研發出了與自身工藝創新相匹配的先進的環保處理技術,如化學脫氮、生物脫氮技術、膜處理技術等污水環保處理技術,并且在多項關鍵工藝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如安乃近系列產品合成工藝其就采用了管道化操作,全自動化的安全控制技術,有效解決了合成過程中的環保和安全控制突出的問題。
還有今年3月,亞光股份則擬募資5.17億元,用于投資年產800臺(套)化工及制藥設備項目、年產50套MVR及相關節能環保產品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分析人士表示,制藥行業具有高污染、資源消耗高等特點,因此在國家推動醫藥產業綠色發展的背景下,眾多藥企都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將產業結構調“輕”、碳排放量放“低”。
值得一提的是,制藥裝備行業屬于制藥行業的上游,其“含綠量”也會影響制藥行業的綠色發展水平。因此當前,不少藥機企業也正在加快推進裝備的綠色化,來助力藥企低碳轉型,降本增效。
例如,楚天科技始終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公司產品設計的整個生命周期。近三年,楚天科技更是以超常規“大手筆”,實施了楚天智能制造與綠色制造工程,斥資數億元采購先進高端機床、打造自制柔性聯接系統。據悉,在實施智能制造與綠色制造工程后,楚天科技工業產值快速提升,制造崗位人數不增反減,百萬元產值能耗與料耗大幅下降;產品質量產生質的飛躍,突破了多項卡脖子技術。
此外,重慶帕泰克也一直在綠色生態發展的道路上前行,現從
離心機到反應釜的加料,到干燥、粉碎、篩分、包裝,基本實現了管道化、自動化、密閉化。
從整體來看,“綠色”已成為國產藥機企業發展策略中出現的高頻詞匯,由此可見企業朝著綠色低碳發展過程中所作出的堅實努力,以及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決心。未來,隨著國家對環保問題的不斷重視,制藥產業還將面臨越來越嚴峻的環保壓力。對此,業內認為,藥機企業還需要加速在“綠色”方面升級,以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綠色制藥為目標,不斷助推制藥產業往高質量方向發展。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