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數字療法(DTx)是向患者交付由高質量軟件程序驅動、基于循證醫學證據的治療性干預措施,用以治療、管理、預防醫學問題或疾病。近年來,隨著大數據、AI等技術的興起,數字療法已成為了全球數字健康領域的大熱點之一。
數字療法市場持續擴大(圖片來源:制藥網)
目前,包括羅氏、強生、輝瑞、諾華、默沙東、葛蘭素史克等在內的全球大型制藥企業,均已涉足數字療法,與超過80家數字療法企業/機構建立不同程度的合作關系(含投資、并購),并且在超過22個細分疾病領域進行數字療法相關業務布局。
而在藥企不斷加碼布局下,數字療法成果正在逐漸顯現。據悉,FDA已批準的幾款代表產品,就已包括自閉癥篩查軟件CanvasDx、PTSD數字治療方案Freespira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療法不斷涌現的同時,該領域市場也在不斷擴大,有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數字療法市場規模為35億美元;據預測,2028年將達到近2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在我國,雖然數字療法仍處于探索階段,但在龐大市場前景吸引下,也有越來越多藥企正在該領域布局。與此同時,也已能看到越來越多新突破。2023年6月26日,醫渡科技公布糖尿病數字療法新進展,其自主研發的以糖尿病數字療法為基礎的糖尿病數字療法產品已于近期通過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審批。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開發的面向中國的糖尿病數字療法產品亦已通過中國海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并獲得其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器械注冊證”。
面對數字醫療產業持續向好的發展前景,現下本土創新企業還在不斷積極借鑒全球數字療法的發展路徑,投入開發適應中國市場的數字療法產品。據悉,截至去年6月7日,國內就已經有17款數字療法產品獲批。其中,9款產品為針對“兒童視力訓練和治療”的產品,占比超50%,其次是認知功能治療類產品。
其中,芝蘭健康攜手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侯金林教授團隊,開展乙肝母嬰阻斷數字療法(簡稱“小貝殼”)的開發,于2019年11月注冊成功,是頭個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的數字療法企業。
數字療法領域存在巨大發展空間,據悉,近年來國內多地還在發布利好文件,明確將推動數字療法產業發展。如去年,海南省就發布過《加快推進數字療法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該省將從臨床科研、注冊審批、應用推廣、支付落地等方面支持數字療法產業發展。并計劃通過2-3年的努力將海南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療法創新島、創新資源集聚區和產業高地。
業內預計,未來隨著政策的利好、資金的注入,科研投入的加大,大眾認知的提高,數字療法還將能夠深入更多新的醫藥領域,在市場不斷擴大的同時,實現越來越多新的突破,并惠及更多患者。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