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醫療器械是醫療衛生和健康事業的重要物質基礎,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當前,推動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早已成為行業大勢。
據了解,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就以創新醫療器械為主攻點,先后印發《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序》等一系列文件,在加速推動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加速讓創新產品和臨床急需產品上市。
有數據顯示,從2014年頭個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截至目前國家藥監局已批準217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上市。包括腹腔內窺鏡單孔手術系統、頭頸部X射線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系統、鋯鈮合金股骨頭等。當前,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在數量和質量上已實現了雙豐收。其中,部分產品還已達到國際水平。
業內認為,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的不斷涌現,既是醫療器械產業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具體表現,也是國內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在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的同時,我國醫療器械產業也在高速發展。數據顯示,醫療器械生產營業收入從1996年的200億元已增長到2022年的13000億元。
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國內創新醫療器械質量與數量不斷提升的同時,相關產品的推廣應用卻還存在不足。據悉,為規范醫保支付,促進創新醫療技術成果轉化,近年來國家以及各地都在加速擴大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療器械(耗材)醫保支付范圍。如2022年8月24日,國家醫保局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8013號建議”的答復中就指出將完善相關政策,指導各地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創新醫用耗材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近日,上海市醫保局發布關于印發《上海市醫用耗材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工作規范(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為規范醫保支付,促進創新醫療技術成果轉化,上海市將新增醫保支付耗材范圍,常規準入和談判準入并行。據悉,去年6月,上海市就推出了“滬惠保”,明確將具有較高臨床使用價值但尚未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創新醫療器械納入其中。
此外,北京市醫保局也曾在去年7月下發《關于印發CHS-DRG付費新藥新技術除外支付管理辦法的通知(試行)》,提出了一項DRG除外支付辦法,明確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創新醫療服務項目可以不按DRG方式支付,單獨據實支付。
分析人士認為,當下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醫保局,都在明確答復或發文,為創新醫療器械進入醫保、進入醫院開辟快速通道,這無疑將使創新醫療器械產品迎來新風口。未來,醫療器械生產營業收入預計將持續增長,同時越來越多患者也將享受到創新醫療器械成果的應用。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