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日,有基金經理表示,重點看好整個廣義創新制藥行業,例如化學藥、生物藥、仿制藥、中藥創新藥、CXO、
原料藥等行業性投資機會,以及創新醫療器械和設備的個股投資機會。并表示,重點關注商業化和出海這兩條投資主線。
該基金經理表示,商業化主線方面,更加傾向于選擇那些產品已經實現商業化銷售,而且具有較大市場潛力的企業,這類企業有望降低對資本市場投融資的依賴度。隨著業績的持續兌現,這些企業的股價有望不斷走高。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創新藥商業化主線方面,看好迪哲醫藥、百濟神州等。以迪哲醫藥為例,其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頭款核心產品國家I類創新藥舒沃替尼(舒沃哲®)于2023年8月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實現產品銷售收入約9129萬元,其中第四季度銷售收入為5119萬。2024年一季度,該產品銷售收入達到8132萬元,環比大增近60%。
公開資料顯示,舒沃替尼成功突破了EGFR 20號外顯子插入(exon20ins)突變型非小細胞肺癌(NSCLC)長期缺乏有效標準治療藥物的局面。迪哲醫藥相關人士表示,商業化從0到1 的過程,需要提前布局,做好產品市場,準入和渠道以及人員布局的策略,合理高效運用資源。公司從頭方落地到連續兩季度高速成長,短短7個月,能取得接近1.8億的銷售,充分體現迪哲醫藥商業化團隊的高效率。
而百濟神州目前有3款自主研發并獲批上市藥物。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公司BTK抑制劑百悅澤(澤布替尼),數據顯示,該產品2023年全球銷售額同比增長128.5%,總計12.9億美元,成為國內“十億美元分子”。在創新藥收入的推動下,2023年,百濟神州實現營業總收入174.23億元,同比增長82.1%;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7.16億元,虧損額較2022年同期縮水一半。
在創新藥出海投資主線上,基金經理表示,將投向那些實現產品出海的企業。據了解,近年來,越來越多產品實現了海外銷售和海外授權。有數據顯示,從2020年到2023年,我國醫藥license-out的交易金額分別為78.91億美元、156.76億美元、311.51億美元、472.67億美元,2023年醫藥企業license-out交易金額實現顯著增長。2024年1月1日至2月4日僅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國license-out的交易金額已經達到了91.46億美元。
其中,在海外發展方面,恒瑞醫藥取得了顯著進展。數據顯示,公司近20項創新藥國際臨床試驗的開展,以及多款創新藥獲得美國FDA的快速通道資格(FTD)認定。此外,公司還實現了一共11項創新藥的海外授權,與國際大型藥企達成戰略合作,進一步提升了其國際影響力。其中,2023年,恒瑞醫藥就達成了總交易金額超40億美元的5項授權合作,其中將抗癌創新藥HRS-1167與SHR-A1904獨家許可給德國默克,交易總金額可超14億歐元。
根據梳理,2023年創新藥在出海中還不乏重磅案例。如百利天恒全資子公司SystImmune與百時美施貴寶就BL-B01D1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達成全球戰略合作協議,潛在總交易額最高可達84億美元,創造了國產藥物授權出海交易金額新紀錄。
基金經理表示,當前國產創新藥正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分工,而創新藥行業自身的技術迭代也給了國產創新藥企業彎道超車的機會。未來隨著創新藥的快速發展,更多具有臨床價值和壁壘的創新藥企業有望走出國門,加入全球化競爭,探索自主定價市場。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