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在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征程中,血脂異常管理始終占據著關鍵地位。而超長效降血脂藥作為醫藥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或將推進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工作進入新階段。有業內預測,2025—2030 年,超長效降血脂藥有望逐步改寫傳統治療格局,為廣大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近年來,超長效降血脂藥物在 RNA 靶向療法、基因編輯技術以及新型小分子藥物等多個關鍵領域均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些創新藥物通過長效調控膽固醇代謝的關鍵靶點,如 PCSK9、ANGPTL3 等,為高血脂治療帶來了革命性變化。?
根據數據統計,目前我國已有四種PCSK9抑制劑獲批上市,包括三種競爭性結合循環中PCSK9的單克隆抗體(依洛尤單抗、阿利西尤單抗、托萊西單抗),以及一種靶向PCSK9的小分子干擾RNA藥物(英克司蘭)。
以新一代超長效 PCSK9 單抗 —— 瑞卡西單抗為例,它擁有在 PCSK9 單抗類藥物中長的半衰期,可延長給藥間隔,減少給藥頻率,提供靈活的給藥方案。患者可選擇單月、雙月注射 1 次的方案,大大提高了治療便利性和患者依從性。從作用機制來看,瑞卡西單抗與 PCSK9 特異性結合,阻斷其與 LDL-R 的相互作用,使 LDL-R 能夠循環回肝細胞表面,持續攝取血液中的 LDL-C,從而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多項臨床研究表明,接受瑞卡西單抗治療的患者,LDL-C 水平可降低 60% - 70%,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口服 PCSK9 抑制劑也展現出獨特優勢。傳統的 PCSK9 抑制劑多為注射劑型,而口服劑型的出現,將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用藥體驗,有望解決部分患者對注射的恐懼與不便,使更多患者能夠長期、規律地接受治療,從而更有效地控制血脂水平。目前,多家制藥公司正在積極研發口服 PCSK9 抑制劑,其核心技術在于通過結構修飾和劑型優化,確保藥物在胃腸道內穩定吸收,并能夠特異性地發揮抑制 PCSK9 的作用。
此外,CRISPR 療法作為基因編輯領域的新的技術,也在降血脂治療中嶄露頭角。它能夠準確地對相關基因進行編輯,從根本上調整膽固醇代謝途徑,有望實現 “功能性治愈”。以 PCSK9 基因為靶點,CRISPR - Cas9 系統能夠精確地切割 PCSK9 基因的特定序列,使其失去功能,從而永久降低 PCSK9 蛋白的表達水平。動物實驗顯示,經過 CRISPR 基因編輯治療后,實驗動物的 LDL-C 水平長期維持在較低水平,且未觀察到明顯的脫靶效應。這種療法一旦成熟應用,將巨大地改變現有降血脂治療模式,為患者帶來更為徹底的治療效果。?
數據顯示,降脂藥物市場廣闊,其中2023年全球降脂藥物市場規模為331.2億美元,預計到2033年該市場將達到約465.8億美元。然而,超長效降血脂藥在發展與應用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安全、成本等問題亟待解決。業內表示,如何降低研發成本、優化生產工藝,成為推動超長效降血脂藥廣泛應用的關鍵。此外,監管政策的完善也是超長效降血脂藥發展的重要保障。
盡管挑戰重重,但超長效降血脂藥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隨著科研的不斷深入、技術的持續革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口服 PCSK9 抑制劑和 CRISPR 療法等新型超長效降血脂藥將不斷優化,以更安全、更經濟、更有效的姿態,成為血脂管理的主流治療方法,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注入強大動力。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