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期以來,醫藥板塊延續強勢。4月22日,生物醫藥板塊強勢高漲,恒生生物科技指數大漲4.81%。其中,復宏漢霖在復星醫藥增持消息刺激下延續漲超9%,心泰醫療盤中一度飆升47%后臨時停牌,歌禮制藥、康方生物等創新藥企也紛紛大漲。
消息面來看,遠大醫藥4月21日晚間公告稱,公司合作開發的用于診斷肝細胞癌(HCC)的全球創新放射性核素偶聯藥物(RDC)GPN02006在中國開展的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IIT臨床研究)近日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并于成都2025未來XDC新藥大會中公開發表了臨床結果。
國家衛健委宣布將于4月23日介紹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深化以公益行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相關情況。近年來,國家醫療保障局高度重視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持續開展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優化完善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機制,強化醫保基金監管,規范醫保基金結算管理等。
此外,即將召開的2025 年美國癌癥研究協會 (AACR) 年會,有望進一步提振行業熱度。據東吳證券數據,今年有126家中國藥企亮相AACR會議,共發布近300項新藥研究結果。
那么,醫藥板塊上漲行情能否持續?業內普遍看好板塊的上漲行情,認為仍有望持續,并表示醫藥板塊底部反彈機會值得關注。
其中,華創證券表示,當前醫藥板塊的估值處于低位,公募基金(剔除醫藥基金)對醫藥板塊的配置處于低位,考慮到美債利率等宏觀環境因素的積極恢復、大領域大品種對行業的拉動效應,對2025醫藥行業的增長保持樂觀。投資機會上,有望百花齊放。
長城證券指出,醫藥板塊利好政策頻出,行業景氣度有望穩步復蘇。短期內,前期受醫藥反腐和集采影響較大的院內市場,有望逐步復蘇,建議關注制劑板塊優質標的。中長期看,創新療法具備較大增量和替代需求,國產BIC/FIC創新藥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國產替代和走向國際均具備廣闊空間,建議關注管理效率優異、產品管線優的制藥企業。
國元證券認為,從我國對美國加關稅的角度來看,整體有利于國產替代。在血制品領域,我國的人血白蛋白大量依賴進口,對從美國進口的人血白蛋白提升關稅有利于我國企業人血白蛋白的進口取代。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我國市場也以進口產品為主,對來自美國的進口產品提升關稅也有利于國產高端醫療器械的進口取代。此外,在創新藥領域,目前我國創新藥研發逐步加速,部分領域已經達到世界前沿水平,對來自美國的進口藥品增加關稅,同樣有助于國內同類創新藥產品的進口取代。同時看好面向非規范市場出口的藥品企業,不受貿易戰影響,且市場本身發展潛力巨大。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