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4月26日,新增23家醫療器械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報,其中僅有7家實現凈利潤正增長,分別是奕瑞科技、賽諾醫療、康德萊、萬東醫療、新產業、樂心醫療、黃山膠囊。
具體來看,奕瑞科技今年一季度營收為4.82億元,同比下降1.92%;凈利潤為1.43億元,同比增長2.74%。分析認為,盡管公司營收微降,凈利潤卻實現了2.74%的增長,這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成效,或者通過產品結構優化提升了盈利能力。
賽諾醫療一季度營業總收入為1.0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75%;凈利潤為296.93萬,較去年同期增長277.50%。這些數據表明公司在報告期內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康德萊公布2025年一季報,公司營業收入為5.48億元,同比下降3.8%;歸母凈利潤為6070萬元,同比上升0.3%。據了解,公司通過減少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有效控制了成本,對凈利潤的增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萬東醫療一季度營收3.73億同比增21.00%,歸母凈利潤3505.22萬同比增5.40%。
新產業一季度營收為11.25億元,同比增長10.12%;凈利潤為4.38億元,同比增長2.65%。
樂心醫療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3億元,同比增長9.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94.20萬元,同比大幅增長67.88%。
此外,黃山膠囊一季度營收1.19億元同比增0.53%,凈利潤1883.70萬元同比增22.90%。
截至4月26日,醫療器械行業已有60家披露2025年一季報,其中僅27家實現凈利潤正增長,這說明行業正經歷復雜變革。從增長企業來看,其中中紅醫療凈利潤暴增1369.95%,寶萊特增長298.35%,艾德生物上升40.9%,這些企業主要依靠技術創新、產品結構優化、市場策略調整等實現突破。而業績下滑企業受多種因素制約,如全球經濟環境變化致能源、原材料、工資及融資成本上升,壓縮利潤空間;帶量采購等政策使產品價格下降,像愛博醫療因人工晶體集采落地,產品價格下降影響凈利潤增速。不過,行業整體也有積極信號,2025年一季度我國醫療設備招投標整體市場規模穩步增長,醫學影像、放射治療等細分領域增長強勁,顯示出市場需求的潛力與活力。
一些機構認為,當前宏觀政策尤為直接的基本面影響在于“復蘇”,包括對于消費的刺激、投融資恢復等,“復蘇”角度下,作為過去三年跌幅最大的消費行業之一——醫藥或較為受益。若迎來風險偏好顯著提升,成長代表創新藥/器械有望估值擴張。另外,AI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如AI輔助診斷、藥物研發等)也為醫藥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或帶動創業板醫藥衛生指數反彈。
東吳證券曾發布研報指出,圍繞“老齡化+創新+出海”三條主線,把握2025年醫療器械賽道投資機會:醫療設備以舊換新促進潛在市場需求,根據國內部分省市所披露出的數據,縣域醫共體設備更新項目總金額現已達到63.08億元。國產替代+海外出口推動長期穩定發展;院內高值耗材/IVD:集采逐步出清,有望加速國產替代進程,行業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老齡化趨勢加速健康意識提升,看好渠道強、性價比高的自費產品。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