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4月29日,AI醫療概念異動,截至收盤,泓博醫藥漲9.85%,塞力醫療漲停,潤達醫療漲7.40%,創業慧康、康泰醫學漲超6%。
消息面上,近日,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實施《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27年,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取得重要進展,以數智技術驅動的醫藥全產業鏈競爭力和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到2030年,規上醫藥工業企業基本實現數智化轉型全覆蓋,數智技術融合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醫藥工業全鏈條數據體系進一步完善,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生態體系進一步健全。
此外,近日,美國FDA發布公告,明確表示將在包括單克隆抗體(mAbs)在內的產品開發中,逐步削減、優化,乃至最終取代動物實驗的強制性要求。與此同時,FDA同步發布了題為《減少臨床前安全性研究中動物使用的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的指導文件,明確指出,人工智能模型、人源體外系統(如類器官和器官芯片)等“新興方法學”(NAM)將成為動物實驗的主要替代方案。
對此,中信證券表示,政策指引醫藥全產業鏈數智創新,2030年將構建全產業鏈數據體系與創新生態。《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設計站位高,覆蓋范圍廣,支持力度大,醫藥工業數智化落地效果可期。其中,政策引導整合釋放醫藥數據要素價值,有望賦能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同時,醫藥工業數智化全鏈條傳導,利好醫藥產業鏈中醫藥工業研發和生產、人工智能工具提供者、醫藥行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等環節。建議持續關注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機會。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4月10日,美國FDA宣布將通過一系列方法減少、改進或取代在單克隆抗體療法及其他藥物的研發中動物試驗要求,包括基于AI的毒性計算模型、在實驗室環境中進行的細胞系和類器官毒性測試。2025年計劃啟動試點項目,允許部分藥企在FDA監督下完全跳過動物實驗,全面政策更新預計2026年完成。FDA此項政策將進一步推動AI在新藥研發中的覆蓋,從化學合成環節加速走向臨床前及臨床試驗等生物環節,推動創新藥企業加大AI藥物發現平臺投入。再次強調2025年“AI+醫療”將迎來跨越式發展,應重視相關投資機會。
信達證券表示持續看好創新和AI醫療兩大投資方向,其觀點認為:短期AI醫療主題仍將持續炒作,同時市場會逐步關注Q1業績較優的格局,并且前瞻25Q2行業邊際變化(若相關宏觀政策落地進展順利,則25Q2醫藥整體行業有望迎來邊際改善)。中長期持續看好創新和AI醫療兩大投資方向:AI賦能制藥研發:商業化快速放量、具備較高研發亮點的創新藥企業;AI助力降本增效+提升醫療就診效率:第三方醫學檢驗、CRO研發服務、AI賦能醫療影像的藥企。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