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有機構表示,目前CXO上市公司相關訂單開始逐步改善,看好CXO上市公司業績邊際改善。其中,在訂單方面,藥明康德、凱萊英、康龍化成、博騰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新簽/在手訂單已及時回暖。
其中根據藥明康德公布的一季報顯示,截至 2025 年 3 月末,藥明康德持續經營業務在手訂單高達523.3億元,同比增長47.1%。這一數據不僅反映出市場對其服務的強勁需求,更顯示出客戶對藥明康德技術實力與服務質量的高度認可。
細分業務方面,TIDES 業務(寡核苷酸和多肽)表現格外突出,在手訂單同比增長 105.5%。隨著去年新增產能逐季度爬坡,該業務收入在 2025 年第一季度達到 22.4 億元,同比增長 187.6%。藥明康德的小分子工藝研發和生產業務也實現了穩定增長,第一季度業務收入 38.5 億元,同比增長 13.8%,且小分子 D&M 管線在一季度累計新增 203 個分子,總數達到 3393 個,涵蓋從臨床前到商業化的多個階段項目。?
從整體業績來看,藥明康德在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6.55億元,同比增長20.96%;凈利潤36.72億元,同比增長89.06%,均創新高。藥明康德在一季報中還表示,將維持全年業績指引不變,即預計 2025 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將實現雙位數增長,同比提升 10%-15%,公司整體收入也將直達 415-430 億元。
與藥明康德類似,眾多CXO企業也在訂單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如凱萊英在手訂單金額增速表現較好,截至2024年底,2024年公司新簽訂單同比增長20%。其中,來自于歐美市場客戶訂單增速超過20%。公司在手訂單總額10.52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20%。而公司化學大分子CDMO業務在手訂單同比增長超130%,海外訂單同比增長超260%,預計2025年收入將實現翻倍以上增長。
從凱萊英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15.41億元,同比增長10.10%;實現歸母凈利潤為3.27億元,同比增長15.83%。其中,2025Q1公司小分子業務營業收入約12.2億元。由于多肽、寡核苷酸、ADC等增量業務的持續拓展,2025Q1新興業務部分的收入約3.2億元,同比增長超80%。
業內表示,凱萊英在小分子 CDMO 業務上持續發力,新簽訂單及時回暖,展現出其在工藝優化和大規模生產方面的競爭優勢。
此外,康龍化成 2025 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 30.99 億元,同比增長 16.03%,歸母凈利潤 3.06 億元,同比增長 32.54%,公司表示該季度新簽訂單金額同比增長超過 10%,其中實驗室服務和 CMC(小分子 CDMO)服務新簽訂單同比增長均超過 10%。博騰股份在創新藥 CDMO 領域積極拓展,新簽訂單的增加反映出其在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研發生產解決方案方面的成效。?
分析指出,CXO企業訂單改善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全球生物醫藥投融資環境的改善是重要驅動力之一。在經歷了疫情后連續兩年的融資低迷后,2024 年全球生物醫藥投融資迎來曙光。資金的涌入使得藥企有更多資源投入研發,進而帶動了對 CXO 服務的需求。同時,國內創新藥研發環境也在不斷優化,創新藥 IND 及 NDA 受理數在 2024 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長,顯示出國內創新藥研發活動的回暖,為本土 CXO 企業帶來了新的業務機遇。特別是在多肽、ADC 等熱門細分領域,研發熱度持續高漲,相關 CXO 企業憑借專業技術和服務能力,收獲了大量訂單。?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頭部 CXO 企業憑借規模效應、技術優勢和豐富的客戶資源,在訂單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經過前期行業調整,市場進一步向頭部集中,強者恒強的態勢愈發明顯。這些頭部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拓展服務范圍,以滿足客戶日益復雜和多樣化的需求。例如,藥明康德持續推進泰興多肽產能建設,預計 2025 年末多肽固相合成反應釜總體積將提升至超 10 萬 L;2025 年 3 月,藥明康德常州及泰興
原料藥基地均以零缺陷成功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檢查,預計 2025 年末小分子原料藥反應釜總體積將超 4000kL,產能的擴充和質量體系的完善有助于其承接更多訂單。?
展望未來,隨著訂單的逐步交付,CXO 上市公司業績有望實現進一步增長。行業整體將在訂單改善的基礎上,繼續優化業務結構,提升運營效率,加強技術創新,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