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在醫藥生物行業的發展版圖上,2025 年一季度成為一個亮眼的節點。數據顯示,該季度有 60 家醫藥生物企業營收突破 10 億元大關,其中超百億元企業 2 家,50 億至百億元區間的企業達 7 家;同時,281 家企業歸母凈利潤為正,超億元的企業數量達到 84 家。這組數據背后,是國內創新藥產業正式邁入成果兌現階段的有力證明,而 BD(Business Development)授權交易,正成為推動行業業績增長的強勁引擎。
以恒瑞醫藥為例,一季度恒瑞醫藥實現營業收入72.06億元,同比增長20.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74億元,同比增長36.90%。恒瑞醫藥稱,報告期內,公司將IDEAYA Biosciences海外獨家許可的7500萬美元首付款確定為收入,推動利潤進一步增長。可見,當前恒瑞醫藥業績增長的一大引擎是授權交易的收入款項。
據悉,2024年底,恒瑞醫藥將靶向DLL3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注射用SHR-4849項目的全球開發權(大中華區除外)有償許可給IDEAYA Biosciences。后者向恒瑞醫藥支付7500萬美元的首付款,并根據藥物的開發和獲批上市情況,支付累計不超過2億美元的研發里程碑款。此外,基于實際年凈銷售額,IDEAYA Biosciences還將支付累計不超過7.7億美元的銷售里程碑款,并支付達到實際年凈銷售額一到兩位數百分比的銷售提成。
根據數據統計,截至目前,恒瑞醫藥已實現14筆創新藥對外授權合作。今年以來恒瑞醫藥在對外授權合作中也屢次迎來收獲。如今年4月,恒瑞將自主研發的口服小分子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受體拮抗劑SHR7280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的獨家商業化權益授予德國默克集團。3月,恒瑞醫藥宣布將自主研發的Lp(a)抑制劑HRS-5346在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范圍內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有償許可給默沙東……
除了恒瑞醫藥外,對外授權也讓不少國內創新藥企業績實現扭虧為盈。如諾誠健華2025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9.92%至3.81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12.62%,為0.18億元。諾誠健華稱,公司營業收入與毛利率的增長主要為核心產品奧布替尼銷售收入持續增長以及與Prolium Bioscience Inc.(下稱Prolium)達成授權許可的首付款所致。
據悉,諾誠健華2025年1月發布的公告,諾誠健華的子公司北京諾誠健華、康諾亞、北京諾誠健華與康諾亞各持股50%的合資子公司天諾健成三方與Prolium達成獨占協議。公告提到,該項目的首付款及近期付款為1750萬美元(約合1.26億元)。此外,根據特定臨床、監管及商業化里程碑的實現情況,北京諾誠健華和康諾亞有權合計獲得最高5.025億美元(約合36.26億元)的額外里程碑付款,二者還將獲得未來產品凈銷售額的分層特許權使用費,以及Prolium的少數股權。
從行業層面來看,企業核心產品的持續放量與 BD 授權交易收入的強力支撐,共同鑄就了醫藥生物行業一季度的優異成績。BD 授權交易模式的興起,對于國內創新藥企業而言,意義深遠。一方面,通過授權合作,企業能夠將自身研發的創新藥推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借助合作伙伴的資源與渠道,加速產品的商業化進程,實現全球范圍內的價值更大化;另一方面,授權交易帶來的資金流入,為企業后續的研發投入提供了堅實保障,有助于企業持續開展創新藥的研發工作,形成良性循環,提升企業在行業內的核心競爭力。?
展望未來,隨著國內創新藥企業研發實力的不斷提升,以及國際醫藥市場對創新藥需求的日益增長,BD 授權交易有望繼續成為國內創新藥企業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越來越多的國內創新藥將憑借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和臨床價值,走出國門,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光彩,推動我國從醫藥大國向醫藥強國邁進。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