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2025 年 5 月 14 日,諾華創新藥物信倍立 ®(鹽酸阿思尼布片)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治療新診斷的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慢性髓細胞白血病(Ph+ CML)慢性期(CP)成人患者。這一消息不僅為白血病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也再次彰顯了諾華在中國市場持續投入與創新的決心。?
作為基于 ABL 肉豆蔻酰口袋(STAMP)創新機制的靶向藥物,阿思尼布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它可實現深度緩解率翻倍和不良事件相關停藥風險減半,有效延緩疾病進展。關鍵性 III 期 ASC4FIRST 試驗數據顯示,在新診斷患者中,與研究者選擇的第一代或第二代 TKIs(伊馬替尼、尼洛替尼、達沙替尼或博舒替尼)治療方案相比,接受阿思尼布治療的患者在第 96 周達到 MMR(即 BCR::ABL1 融合基因水平≤0.1%)的人數比例較對照組顯著提升(74.1% vs 52.0% ,P<0.001)。在緩解速率方面,接受阿思尼布治療的患者達到 MMR 的中位時間僅 24 周,比對照組縮短 12 - 24 周,DMR 實現率達到對照組的 2 倍,充分驗證了其更快、更深緩解的療效。同時,得益于更好的耐受性,在 96 周的觀察期內,接受阿思尼布治療的患者有近 80% 仍持續在一線獲益,而對照組只有 60% 持續在一線治療。
諾華相關負責人表示,諾華長期深耕血液腫瘤領域,20 多年以來陸續為 CML 治療帶來了多項突破性創新療法。此次信倍立在中國的獲批是諾華在 CML 治療領域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彰顯出諾華對創新研發的不懈追求。
事實上,信倍立的獲批只是諾華在中國布局的一個縮影。諾華作為一家創新藥物公司,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中國市場。中國是諾華全球戰略重點市場之一,諾華從研發、生產到業務發展全面布局中國。
在研發方面,諾華在北京、上海和江蘇設立了研發機構 。2021 年 6 月 18 日升級的蘇州諾華醫藥科技研發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新型抗癌藥物、新型心腦血管藥及新型神經系統用藥等領域的技術研發、服務、轉讓、咨詢等,投資額達 3600 萬美元。該基地運用先進的化學工藝開發技術,包括合成設計以及綠色化學技術,并配備全自動高通量篩選設備,大大縮短了藥物合成及研發的時間與成本。自 2022 年起,諾華在中國的新藥及新適應癥開發已實現與全球保持同步,目前在中國有 100 多個臨床研究項目正在進行中。?
在生產領域,諾華在北京昌平建有生產基地,于1987年奠基,總投資額超過 7 億元人民幣,最高產能達年 30 億片制程供應和 4 億盒包裝供應。2023 年 12 月 1 日,諾華宣布將在中國投資設立一家全新的放射性藥物生產基地,落地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核技術應用(同位素)產業園,投資總額預計將超過 6 億元人民幣,預計在 2026 年底投入生產。建成后,這將成為諾華在國內的第5個創新藥生產基地。該基地的建設將遵循安全高效運營的高質量標準,在相關藥物獲得監管部門批準許可的情況下,將加快創新型放射配體療法引入中國的步伐,滿足臨床需求,同時助力中國核醫療產業發展和相關療法的臨床運用。?
在業務發展上,諾華擁有廣泛的產品組合和豐富的產品線,涵蓋心血管、腎臟及代謝、免疫、神經科學、腫瘤等主要疾病領域,積極應對中國患者的多元化需求。如諾華的英克司蘭鈉注射液在中國獲批了4項適應癥。飛赫達是諾華加碼布局腎臟病治療領域以來,在國內獲批的頭個腎臟病治療相關適應癥。可善挺在華上市以來已惠及超過 50 萬患者,未來諾華還將繼續拓展新適應癥的開發。
數據顯示,2024 年諾華在中國市場的收入為 39 億美元,同比增長 21%,中國已經成為諾華在全球的大型市場。其中,樂可為 2024 年全球銷售額同比增長 114%,中國對樂可為的自付增長使其成為除美國以外的大型市場。
隨著信倍立的獲批,諾華在中國的布局進一步完善。未來,諾華有望憑借其在研發、生產和業務上的優勢,繼續將更多創新藥物引入中國,為中國患者帶來更多的治療選擇,同時也將為中國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