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站 政策法規】我國醫藥行業發展態勢迅猛,企業未來競爭愈加激烈。數據顯示,到2021年,我國醫藥研發投入將達到292億美元,2017年至2021年的年復合增長率20%。
對于藥企而已,除了內修“武功”,醫藥政策、市場環境因素對其發展也起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需要實時關注。
2019上半年,頭批帶量采購、新版醫保目錄調整、多地公布輔助用藥目錄....醫藥市場格局變化加劇,企業忙著轉型升級。另外,6月4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發布。從任務安排來看,將研究制定15份政策文件及推動21項重點工作。筆者根據梳理,預測2019年下半年醫藥企業或重點關注以下政策,僅供業內參考。
帶量采購持續推進,第二批名單將出爐
上半年的帶量采購試點工作執行后,大降價,業內所關注的第二批帶量采購政策也成為焦點。根據業內消息,第二批名單大概率在9月前出爐,因此下半年帶量采購試點依然是重要的工作之一。
另外,預計第二批帶量采購品種涉及銷售金額更高,尤其醫院終端銷售超過15億人民幣,甚至是超過 50 億人民幣的大品種入選概率較高,臨床使用量大的心血管、抗腫瘤等藥品入選概率也較大。
醫保目錄調整工作將于10月前完成
4月19日,國家醫保局公布《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方案中提到,目錄調整優先考慮國家基本藥物、癌癥及罕見病等重大疾病治療用藥、慢性病用藥、兒童用藥、急救搶救用藥等。所有工作預計于10月前完成。
這也意味著今年10月前,新醫保目錄調整工作將完成,屆時待方案落地實施,將給國內的癌癥、罕見病等患者進一步降低用藥負擔,提高人們的幸福指數。
醫用耗材使用進一步規范
醫用耗材改革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下半年將繼續加大治理力度。5月底通過的《關于治理高值醫用耗材的改革方案》中提出,要理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體系,完善全流程監督管理,凈化市場環境和醫療服務執業環境,推動形成高值醫用耗材質量可靠、流通快捷、價格合理、使用規范的治理格局,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另外,重點任務提出要逐步統一全國醫保高值醫用耗材分類與編碼,制定進一步規范醫用耗材使用的政策文件。
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付費試點工作推進
我國高度重視推進按DRGs付費試點工作,5月21日,根據前期各省(區、市)申報參加DRG付費國家試點的情況,我國確定了30個城市作為DRG付費國家試點城市。
可以預見,隨著這30個試點城市DRG試點工作的落地,將進一步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付費國家試點,探索建立DRGs付費體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