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藥網 市場分析】 往年6月份,藥材市場一般處于淡季,但今年卻一反常態。當前
中藥材價格正持續上漲。其中,當歸近一個月的漲幅更是達到60%左右,市場價格已突破每公斤150元。數據顯示,岷縣的大條規格的當歸新產地價格為190元/公斤,近一個月漲幅超72%。
根據中藥材天地網顯示,截至6月20日,中藥材綜合200價格指數漲至3554.27點,較上年同期增長約36%,創新高,該指數已連續5個月呈上漲態勢。據悉,綜合200指數是根據我國市場流通中的主要200種大宗中藥材的當日市場價格,通過加權綜合計算得出,用以反映中藥材市場整體價格情況與變動幅度的指數。
除了6月份外,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藥材價格出現了異常上漲。有媒體在藥通網上對亳州、安國、成都、玉林幾大交易市場常用大宗藥材價格進行檢索發現,有超過200個常規品種年漲幅超過50%,100個常規品種年漲幅超過100%,25個常用大宗藥材年漲幅超過200%。
如今年上半年,調理脾胃的白術、清熱解毒的黃連等多種中藥材,都刷新歷史高價。部分中藥材漲價熱潮同樣在安徽亳州、河北安國、廣西玉林、成都荷花池全國四大藥材專業市場涌動。其中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信息中心5月監測數據表明,2023年5月28日同比2022年5月28日,276個藥材品種價格上漲。
對于中藥材的漲價,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中藥材行情一路走高,漲價原因或各有不同,天氣、土地租金、人工、產量、外圍資金介入等,都是影響中藥材供應量及價格的重要因素。如今年甘肅產的當歸、黨參等中藥材,由于種植面積減少、干旱和倒春寒等多重因素,造成原產地產量減少。這類供不應求的藥材,價格在持續攀升。
另有人士表示,中藥材價格上漲原因,除了受產量影響,還有供貨周期因素。比如一種中藥材生長需5年,集中上市期過后,市場供應量逐年緊縮,價格會有所上漲。此外,還有人士表示,今年不少中藥材貨量充足,卻價格漲得離譜,其認為,部分中藥材在短時間內價格翻倍增長,資金炒作抬價不容小覷。如當下水牛角、黃連、白術等部分中藥材,明顯存在資金炒作跡象。
而中藥材漲價也引起相關行業協會的關注,據多家媒體報道,6月9日至16日,江蘇省醫藥行業協會、廣東省醫藥協會、亳州市中藥飲片產業促進會先后發布《關于中藥材價格異常增長的情況報告》。其中廣東省醫藥行業協會在報告中指出,中藥材行業人士反饋稱,“現在并不是藥材沒有貨,只是都在冷庫”,目前亳州、安國兩大藥都的冷庫都是爆倉狀態,大冷庫的存貨價格從年前的260元/噸/年漲至現在的400元/噸/年,依然還需要排隊。既往6月為傳統淡季,但當下中藥材市場依然火熱,而炒作中藥的資金正從“四面八方”涌入這個小市場。
此外,中藥市場需求的擴大也進一步推動中藥材市場的擴大。如艾媒咨詢報告顯示,預計2024年中國中藥材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以及健康保健意識的加強,加上中藥材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患者對中藥療效信任度加深,中藥市場需求擴大。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